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红会突围需借助创新手段

www.fjnet.cn 2013-09-23 07:40  魏英杰 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

全民慈善的时代真正到来了。如果不能适应时代变局,主动拥抱这个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慈善格局,再强大的慈善机构都可能被时代所抛弃。

红会系统募捐额连续两年下降,同比下降两成多。这是民政部在深圳发布《2012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披露的信息,具有一定权威性。

看到这个消息,很多人大概不约而同想起了“郭美美”事件。实际上,“郭美美”事件只是压倒红会这只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红会募捐额下降,其公信力危机固然是主要原因,但若干其他因素却也不应忽视。例如,这两年也是我国年度捐赠总额连续下降的时期,而这其中既有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原因,也有重大自然灾害减少以及盲目捐赠行为大量减少等因素。蛋糕本来就小了,再加上红会自己不争气,募捐额下降不足为奇。

社会慈善格局日益多元化,也是红会“吸金”能力不断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方面,一者在于国家逐步放开了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的登记审批,民间公益组织呈迅猛增长之势,这让公众有更多的捐款选择权;另一方面,网络公益平台等慈善创新工具崛起,这直接对红会等传统慈善机构构成了强大竞争。例如,在雅安赈灾中,壹基金等民间公益组织反应迅速,表现不俗。

红会系统当前其实处于前有陷阱、后有追兵的困境。哪怕红会逐渐抚平创伤,恢复自身公信力,它仍不得不面对社会慈善格局已逐渐发生逆转的挑战。所以,摆在红会系统面前的任务,不仅是该如何重建公众信心,还在于该怎样迎接已经到来的时代变化。

时代变了,全民慈善的时代真正到来了。如果不能适应时代变局,主动拥抱这个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慈善格局,再强大的慈善机构都可能被时代所抛弃。对于红会来讲,加快搭建公开透明的捐助平台、完善相关监督机制,已不足以因应这场巨大变化。为此,红会还要更多地借助创新手段,由内而外地改革体制、整合资源,俯下身子接地气,红会的信任危机自可迎刃而解,进而才可能从当前困境中突围出来,完成自身转型,走进公益新时代。

对于公众来讲,网络捐助等创新平台的出现,让他们可以真正地实现一对一爱心捐助。这也意味着,公众真正掌握了慈善自主决定权,而不必仅仅凭借一个慈善组织的所谓公信力就掏出腰包。如果说“郭美美”事件一时让红会系统陷入形象危机,后者可说才是真正让红会面临生死考验的决定性因素。

至于何去何从,红会自应保重。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