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谁造成了“公考热”的持续升温?

www.fjnet.cn 2013-10-22 16:49  张  娜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经过前四天的激烈角逐,报名态势逐渐趋于稳定,各系统的报名审核都在有条不紊进行中。截止到昨天17:00,已经有11026个职位有考生报考,占总职位数的94%。被称为“炮灰集中营”的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一处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仍然以3016比1的竞争比例保持了竞争最激烈职位第一名,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研究二处主任科员及以下”和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队“金溪调查队办公室科员”以1132比1和1120比1的微弱差别分列第二名和第三名。(2013-10-21 北京晨报)

一年一度的国考报名已接近尾声,看着不断攀升的数字统计,心里着实为努力奋斗的学子们感到“亚历山大”。他们为了所谓的“饭碗”,不惜与几千人战斗,真的值吗?是谁制造了连年的“公考热”?笔者认为,公务员本身的待遇是“诱饵”,中国人“官本位”的思想是主因,而就业难的现实压力是直接原因。

首先是“诱饵”的力量。公务员,是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可以说是个“一劳永逸”的职业。他们工作稳定、待遇优厚、工作环境舒适,更不必担心被“炒鱿鱼”。对女生来说,成为公务员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对于男生来讲,公务员又是驰骋政坛、发挥能力的“入门砖”。可以说,公务员是一个能够“长面子”的职业,不仅拿得出手,甚至羡煞旁人。所以,“公考热”自然不会降温。

其次是思想的“藩篱”。中国的传统思想原就存在着“官本位”的意识,总认为“做官才有出息、从政才是本事”,仿佛只有做官才能封妻荫子、光宗耀祖。自古以来,不少人执着于科举,就算是到老也想得个“秀才”之名。这种传统的观念,束缚了一些年轻人的择业观。要挣脱思想的“藩篱”,还需中国教育给力,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培养全能型人才,才不至于让青年才俊挤破了脑袋,也要钻进体制的“藩篱”。

最后是就业的“压力”。统计显示,2013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99万人,比2012年上升了10%,而明年还要有所增加。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让一些毕业生们不得不为自己的工作提前考虑。而对于现在这个“拼爹”的时代,无“爹”可拼的人,只好把目光投向了最公平、公正的公务员考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总比被“内定之人”PK掉,多一份希望。所以,尽管竞争如此激烈,大家还是把许多精力放在了“公考”上,这也是造成“公考热”持续升温的直接原因。

综上所述,“公考热”的持续升温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然而,这毕竟不是一个理性的现象。李克强总理“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明确表态,也试图控制“公考热”。笔者相信,今后的“公考”将会更加公开、严格,以期招录到更加优秀的全能型人才。

  • 责任编辑:林锦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