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迹修复岂可等同儿戏
www.fjsen.com 2013-10-25 07:56 许万虎 黎华玲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我来说两句
日前,辽宁省朝阳市景区内一处清代壁画被“修复”得面目全非、令人咋舌,网友直言原本勾勒精妙的人物造像俨然成了“大花脸”,戏谑之语不乏惋惜和愤怒。 文物不可再造,一旦破坏,无法修复,针对残损文物的修复工作本应严格遵守“修旧如旧”的“金科玉律”,岂可儿戏视之? 文物古迹由于时间原因和不可抗力而损坏可以原谅,但如果受利益驱使而胡乱拼凑出所谓的修复之作,这便是不可饶恕的“罪孽”。现代工具和美术原料固然有其优点,却无法真正还原残损文物的本质和精华,因文物修复团队缺乏资质而草草了事“奉上”的“捉襟见肘”之作,也注定令后人扼腕。 提起文物修复与保护,不妨学习西藏文物部门的经验。以布达拉宫壁画修复为例,为期数年的壁画修复工作严格而精密,参与修复的画师首先要通读西藏历史和布达拉宫历史,并与专家集中讨论壁画缺失部分的内容和用料,修复完成后,还要组织画师将其临摹于画布之上以作后世留存和备案。 文物古迹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记忆,承载着无数先辈的心血和智慧。科学修复文物古迹,是对传统民族文化负责的表现。再遇文物修复,请揣着对文化遗产的敬畏心,认真勘察、设计,切莫任意发挥,将“修复”当成了“重绘”甚至损坏。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 [ 10-25]专家在甘肃两当发现太阳纹饰重要文物(图)
- [ 10-24]“武汉张哥”开保时捷倒卖文物 案情复杂庭审3天
- [ 10-24]不能修旧如旧,不如放过古建文物
- [ 10-24]“原汁原味”的重建只是个笑话
- [ 10-22]幼儿园“隐身”文庙,合法与否谁说了算?
- [ 10-22]16位台湾媒体记者参观海南侨宅蔡家大院
- [ 10-21]海口“塔顶山义塚”列为市文物保护点
- [ 10-20]辽宁古寺清代壁画惨遭“修复”变成花大姐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