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希望小学“短命”,教育经费管理堪忧

www.fjnet.cn 2013-11-05 08:03  汤嘉琛 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前不久,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一所耗资93万元的希望小学,竣工刚满一年后突然被拆除,学生们被迫搬到临时教学点上课。炎陵县教育局日前回应称,拆学校是为给炎陵县首个投资百亿元的旅游度假区项目腾地。该县副县长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度假区项目对炎陵县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比教学点要大得多。”

从媒体报道可知,在海拔1350米的炎陵县大院农场,几代人盼了近20年才盼来一所希望小学,而且是一所教学条件在全县数一数二的学校。舆论为这所“短命”的希望小学痛心,既是因为这所学校凝聚着爱心人士、全校师生募集的善款,更因拆校建校的折腾会严重浪费教育经费——此前投入的近百万元费用已打水漂,修建临时教学点耗费了60余万元,以后新建学校还得再投入一笔教育经费。

从炎陵县教育局和炎陵县政府的回应来看,他们似乎信心满满地觉得,给学生修建过渡性的板房教室,并承诺尽快选址新建一所新学校,这场拆除希望小学引发的风波就算结束了。可我们要追问的是:随意拆除希望小学然后草率地修建新学校,这其中牵涉的巨额教育经费浪费应由谁埋单?难道不该有人被问责吗?越是在经济基础薄弱的地区,越应将每一笔教育经费都“用在刀刃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一个正常社会的价值排序中,孩子和教育的位置应该优先于地方经济建设。但在“唯GDP论”的指挥棒下,让教育为招商引资让路、为发展经济而牺牲教育投入的现象,正变得越来越普遍。正因如此,炎陵县这起拆校风波,应成为全社会审视教育经费管理漏洞、健全教育经费监管体制的契机。

从教育部近期通报的教育经费管理体制的问题来看,用好、管好教育经费的任务仍非常艰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任何违规使用和浪费教育经费的行为,都应被追责。每年年底,很多地方都会出现财政经费“花不完”的现象,为不影响来年的财政预算规模,很多政府部门和机构都会在年底“突击花钱”。据媒体报道,有些地方政府,甚至会将上级教育专项转移支付直接打入当地财政收入户头。这些行为与炎陵县因决策失误而浪费教育经费一样,都属应该严惩的明显违规行为。

教育经费管理因存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层次多等特点,导致监管工作常常处于管而不严的状态,这种困境亟须改变。不妨以问责炎陵拆校事件的方式,来敲一敲教育经费管理的警钟。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