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撒谎加泻药”,何以家长无招防孩子吃垃圾食品?

2013-12-05 10:34  允小丫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碳酸饮料、油炸食品,是小孩子的最爱,却是一些父母的心病,因为过量食用会使孩子健康受影响。可孩子小,有时候讲道理没多大用,不少父母就用一些善意的谎言来应付。甚至有家长往可乐里加泻药,然后告诉孩子“可乐是个坏东西,不是所有人都适应,要是喝了就会拉肚子,白开水是最好的。”(12月3日《人民网》)

垃圾食品究竟会给我国孩子带来怎样的危害,我们尚未看到权威分析和相关数据。但美国公共利益科学中心的报告与数据或许可以作为参照:碳酸饮料、垃圾食品是造成儿童肥胖的第一原因,一个美国十几岁的男孩平均每天喝的软饮料所含的糖份,相当于15茶匙白糖;经常喝碳酸饮料、吃垃圾食品,会因为营养不均衡会影响智力与脑力,发生学习障碍的相对危险是饮食健康孩子的3~4倍多;碳酸饮料、垃圾食品还会加大癌症、高血压、糖尿病、性早熟、骨质疏松、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病率;报告还指出,因碳酸饮料、垃圾食物会使血液中维他命和各种矿物质浓度降低,进而影响大脑功能和各种神经传导物质的分泌,导致爱喝碳酸饮料、吃垃圾食品的人更容易有暴力倾向;美国每年因热狗一类垃圾食品而死的人比抽烟还多,消耗医保费用达数10亿美元。

虽然美国已经认识到了碳酸饮料、垃圾食品对健康的危害性,但美国医师医药责任协会也坦承,由于“利益集团在作怪”,就像禁烟一样,全面禁止是不可能的。美国的戒烟运动至今已50余年,其结果是吸烟人群占总人口的比例从50%降至目前的20%。因此,美国对碳酸饮料、垃圾食品也采取了坚持不懈努力的办法。美国国会在2004年通过了《儿童营养和妇女、婴幼儿重新授权法案》,在2010年又出台了《健康、无饥饿儿童法案》作为补充。一些州还出台了更加严厉的法令,如康涅狄格州和纽约市议会就通过法案,禁止向该州中小学生销售高热量碳酸饮料和垃圾食品。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纷纷行动,美国责任医疗医师协会给奥巴马发出公开请愿书,要求“白宫停止公开总统、副总统或第一家庭吃垃圾食品的画面”,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多次亲临校园宣传,美国的非政府组织“地球日网络”每年都积极开展“全美健康和可持续校园食品报道奖”征文活动。

当然,效果也已经显现,从2005年开始,包括可口可乐在内的软饮料已全面撤出美国小学校园,小学校园只能卖瓶装水及百分百果汁,初中校园只能买瓶装水、纯果汁、运动饮料、不含热量饮料及低热量果汁饮料,高中校园售卖的软饮料的比例不得超过50%,各校区内的零食销售点也都被取缔。根据美国法律规定,凡是加入美国国家校园午餐工程的各地教育机构,都必须依法为各管辖学校制定健康政策和新饮食标准,内容主要是如何改善饮食来提高学生健康指数,并要邀请家长志愿者们和老师一块儿监督。虽然民调显示59%的学生不喜欢新饮食标准,但仍被要求严格执行。

而我国,至少绝大多数家长都已经认识到了碳酸饮料、垃圾食品无益于孩子健康,但究竟哪些饮料、哪些食品是属于“垃圾”的范畴,这些垃圾饮料和食品对孩子健康究竟有怎样的影响,家长全然无知。而在各种场合,垃圾饮料和食品几乎都无处不在,广告更是铺天盖地。在这种背景下,尽管大家都知道“往可乐里加泻药”骗孩子的做法不应该,但家长除了自己独自想办法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呢?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连年下降引起了各方面重视,教育部等四部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3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将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还要问责教育局长。各地教育局又将这种压力转移给了各学校和学校领导。然而,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又岂是学校体育工作能独立承担的,岂能只问责教育部门和学校了事?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