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出席中国影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时说,广大电影工作者要自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他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国文明网,12月4日) 2013年无疑是中国电影市场的爆发年,国产电影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在电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票房仿佛成了一种无形的追求和保障。但是,较高的影片质量和巨大的话题效应带动了票房走高的同时,也使得同样题材、同种类型的电影,不断“撞脸”。“青春”是今年上半年电影市场的关键词,随着爱情喜剧获得市场的接受度和观影粘度的提高,此类高票房影片得以迅速催熟。 如果说《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就是站在中华文化立场上,以新的思维方式所创作的复古味青春,那么《小时代》就是一种和“新风”接轨,较“文化”出轨的一种浮亏味青春。在电影行业里,这样的跟风屡见不鲜,而这样的“诟病”也仍在继续。 随着整个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中国电影打入国际市场的心情相当迫切。如果把电影比作中药的话,“商业化”就是中国电影所选择的“药引”。不论药效如何,在它的作用下,中国电影首先失掉的,就是自己独特的“发声方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中国的创作环境本身就是生动形象的。正所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一味地模仿与跟风确实降低了制作成本,同时也消磨了自身的突破。 对于中国来说,电影是种舶来品。要想把传统文化融于现代电影之中,在高度写意与极度写实中获取中国文明的集中体现,中国电影还缺少好的创意。因此,利用好悠久的历史内涵,运用好传统文化精神至关重要。 百年来,中国电影一直在摸索中前进,然而却很少有人能将名族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打造出具有中华传统和东方特色的电影文化潮流。如何让民族让走向世界?如何让传统亲近现代?这些都是值得电影人深思的问题。 因此,“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创作文化精品,这是中国电影的生命,同时也是中国电影人肩上的使命。”中国电影人肩负如此使命,在传统文化中寻求突破,在突破中找到创新,中国电影也会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也将越来越好。 |
相关阅读:
- [ 11-11]两岸学者共话《孝经》:崇文尚读 孝道传承
- [ 11-05]龙应台:台湾应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现代衔接点
- [ 10-02]第十一批赴南苏丹维和工兵向外宾展示“中国魅力”
- [ 09-12]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国梦实现
- [ 08-13]七夕“重生”对传统节日的启示
- [ 07-21]沈阳中学生表演汉学汉礼 弘扬传统文化
- [ 07-15]如果课本像漫画书
- [ 07-09]首部反映客家女电影《客家妈妈》开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