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近日表示,翻译自美国的《高中经济学》教材有望明年进入全市高中。记者发现,许多学校早已开始探索“经济学”的新教法。不过,由于经济课中很多实用主义观点与高中必修课政治经济学存在差异,教学实践中,老师学生感到实用和考试之间,有点“混乱”。(12月10日《北京青年报》) 经济学进高中,一石激起千层浪。反方认为,中学应重视基础知识;正方则认为,符合课改精神。笔者认为,可以有,而且应该有。 为啥说可以有?有个词语叫“开卷有益”,高中学学经济学,不管适用不适用,只有益处没有害处。此其一。其二,学生可以学“诸子百家”,当然可以学政治、经济、文化,经济贯穿于每个人的生活,高中还不学,待到何时学? 为啥说应该有?首先,笔者此生有个遗憾,就是不懂经济。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在经济活动唱主角的今天,不懂经济无疑是一个人的悲哀。经济学进高中,可以让经济的种子在学生心中萌芽,日后发生发展、开花结果。少年不学习,老大徒伤悲;学习经济学,还是要趁早。 其次,符合课改精神。高中生习惯了语数外,也厌倦了语数外。开设经济学,补充一点新鲜血液,何尝不可?国家从2004年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中学课程结构本身就发生了变化,国家给了学校开设校本课程很大的空间。在这种现实态势下,一些学校顺势而为,开设校本课程——经济学,这种行为应该鼓励和扶持。 再次,高中阶段的教育,需要孩子走出书斋、走出学校,更多地接触实践,更多走向专业发展,更多地了解社会动态。在外面,市场经济如火如荼;在校内,学生对经济一窍不通、一知半解,这显然是教育的失败。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高中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阶段。经济学进高中,而且不参加高考,学生可以自愿学、快乐学,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人格心理、广博的知识和博览群书的气质、走出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有百利而无一害。 再说,高中开设经济课,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对于这棵创新的种子,任何人都不要任意扼杀。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你可以不关心、不过问,让其自生自灭,但你千万不能在新事物萌芽前一声棒喝,一棍子就将其打死。 |
相关阅读:
- [ 12-11]经济学入高中已经姗姗来迟
- [ 12-10]日媒称安倍经济学正褪色 政府刺激政策后劲不足
- [ 11-30]日本推5万亿日元刺激计划凸显安倍经济学先天缺陷
- [ 11-19]北京市教委:经济学进高中拟全市推广
- [ 10-21]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仍然前途渺茫
- [ 10-21]探讨星巴克咖啡价格不能罔顾经济学常识
- [ 10-20]百余经济学者参加于光远追思会 吴敬琏主持
- [ 10-15]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会主席:花落中国至少得等10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