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核雾染”谣言说明了什么

2014-01-21 09:26  黄  堃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法国和比利时科学家在今年1月期的《地球物理通讯》上发表一篇论文,通过卫星观测数据指出,中国华北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成分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氨气和硫酸铵气溶胶等,根本没有提到有放射性物质。这个研究结果直接反驳了近来网上所谓“核雾染”的谣言。

一些人轻信“核雾染”谣言,但从科学常识、逻辑和情理上推敲就应该知道其不靠谱。“核雾染”谣言称含铀煤矿燃烧后的放射性粉尘导致雾霾,这已被专家辟谣。中国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副总工程师陈晓秋指出,没有科学实验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

此外,目前环境观测卫星等监测大气污染物的手段很多,因为气流的原因,一定条件下大气污染物还可能跨境输送。可以说,中国大气污染物的成分对全世界都是公开的,不可能“遮遮掩掩”。欧洲科学家在《地球物理通讯》上发表的论文,依据的就是卫星观测结果,若真有放射性污染早就传遍世界了,根本不用一个不知真假的博客来“揭露真相”。

既然如此,为什么谣言还能被一些人轻信呢?究其原因,恐怕首先还是近来雾霾等空气污染严重,而雾霾等污染的危害还有很多未知之处,公众不免担忧。另外,谣言中堆砌“威尔逊云室效应”等貌似专业的名词,会让一些人“不明觉厉”——看不明白但觉得很厉害的样子,看见有个貌似专业者写了好长一篇博客,常常就先信了几成。

“核雾染”谣言并非初次发生,也不是个案。前几年就有“高铁魔盒”和“秋裤阴谋”等类似的网络谣言。如何对付这些谣言?首先需要公众提高科学素养,能够辨识一些基本的科学常识。进一步来说,还要有理性的思维方式,能够辨识真正的专家观点和网上编造谣言的“砖家”。

对于故意炮制“伪科普”谣言的网文作者,不论目的到底如何,都应该根据所造成的危害而处理。当然,面对这些貌似科普的谣言,权威机构也应该迅速辟谣,不能因为在业内专家看来极为荒谬而置之不理,导致谣言坐大。打击“伪科普”、传播正能量,应该是一个各方共同参与的过程。(新华社记者黄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