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倡议禁放该让大人脸红
2014-01-26 08:54 耿 联 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为了还城市一片纯净的天空,不燃放烟花爆竹从你我做起。”这是日前无锡南长区少代会上,少先队员提交的“提案”。读着孩子们的倡议,看着南京主城区27日开卖烟花爆竹的消息,大人们不觉得脸红么? 统计数据一直在警醒我们,去年我省雾霾不但天数多,而且程度重,多个城市数次进入全国前10名污染城市排名榜,特别是南京全年雾霾日超过2/3。在刚刚结束的省两会上,“雾霾”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关键词,令人深思。两会开幕当天,南京再度出现严重雾霾天,让这个话题更具现实针对性和时间紧迫感。原全国政协委员汤燕雯委员郑重提交提案,希望防治空气污染把能做的先做起来,呼吁我省大中城市从这个春节起禁放烟花爆竹。来自苏州的赵良骏委员也对此进行专题调研,提交“关于我省大中城市规范烟花爆竹燃放的建议”。然而,尽管媒体一直都在呼吁,大声疾呼,但令人遗憾的是,相关城市相关部门对此仍充耳不闻。如南京照旧出台春节燃放“有限开禁”的通知,只不过可燃放时间从16天压缩到10天。有关方面称,已采取“缩短燃放时间、扩大禁放区域、控制品种规格”等限制措施。但过去的教训告诉我们,这样的“有限开禁”,其结果往往是局面失控而导致“无限开禁”。 为春节禁放事,媒体做过调查,绝大多数市民反映燃放烟花爆竹会助长雾霾,赞成全面禁放。像南京等深受雾霾之痛的城市,出台规定禁放烟花爆竹,为何这么难?老百姓和孩子们都觉悟的道理,为什么相关部门却执迷不悟?难怪网上有人质疑,不愿意全面禁放,会不会是燃放的背后有条利益链?这种质疑不一定准确,但如果我们听听禁放的呼声,顺应多数人的意愿,岂不就不会给人们留下质疑的隙缝?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春节禁放显然不能仅靠孩子们的倡议,而亟待制度保护!截至目前,我省大中城市无一出台春节禁放规定,凸显制度上的空白。今年省政府“一号文件”剑指空气污染,让我们看到改善的希望。我省前不久已与环保部签署责任状,确定PM2.5浓度下降20%的目标,让我们看到政府的决心。应该说,目标和责任都已明确,最紧迫的当是落实。如果连“春节禁放”都下不了决心,治霾目标能否如期顺利实现,实在令人担忧。 |
相关阅读:
- [ 01-26]今日京城将再遭“霾伏” 已经连续94天无降水
- [ 01-26]南京遭遇雾霾围城 城市上演大“变脸”
- [ 01-25]南京遭遇雾霾围城 城市上演大“变脸”
- [ 01-25]调查:今年不愿放烟花者比去年增两成
- [ 01-24]盘点28省份政府工作报告:平均提50次改革
- [ 01-23]施 “最严罚则”治 雾霾之殇
- [ 01-23]“清新空气值万亿”昭示治理思路转变
- [ 01-22]法国治理空气污染3个举措:科技先行 政策到位 办法得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