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须担心经济增长放缓。从1980年至2010年的10%增速中放缓,这一天最终将不可避免地到来。对于中国而言,重要的是经济放缓的后果,即这究竟是有助于解决老问题,还是会带来新问题。 目前,人们对于“下一个中国”的走向没有丝毫怀疑:不平衡的制造模式将让位于更加平衡的消费社会。2011年3月发布的“十二五”规划决定实现消费导向型再平衡,而十八届三中全会最新推出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则推动了这一转变。 “下一个中国”揭示了经济增长放缓轨迹的关键。这是因为,消费导向型经济伴随中国初生的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在“十二五”规划中得到突出,最近迹象也表明中国的第三产业正在不断发展,这十分鼓舞人心。2013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转变。 由消费和服务业带动的经济增长显然要慢于以出口和投资为基础的工业经济。当今世界,所有主要经济体莫不如此,中国也不例外。但经济增速放缓不应被视作中国增加就业任务的威胁。原因在于,对于每单位GDP来说,服务业创造的就业机会要多于制造业和建筑业的总和。在2009年至2012年,中国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密集程度比第二产业高出28%。 这是“下一个中国”的重要特点,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中国长达30年的10%增长奇迹主要依赖于资本越发密集的制造业。用机器代替工人以提高生产率最终使得中国陷入困境。7%-8%的经济增长率已经不足以使中国吸收剩余劳动力并维持社会稳定。在资本越发密集的经济中,吸收剩余劳动力需要10%的GDP增长率作为支撑。但这最终会造成严重的不平衡,即过量的资源消费、不断攀升的能源需求、环境退化以及可怕的污染。以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发展为特点的增长放缓是唯一摆脱困境的办法。 但另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随着中国努力向价值链上游前进,制造业必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战略新兴产业将得到更多重视,如生物科技、可替代能源、可替代材料、电动汽车、能源节约科技以及高端设备等。这些新兴产业将比当前的制造业更为资本密集。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如物流、医疗等,将在拉动就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这应该是个好消息。假如中国能够通过服务业的发展实现劳动密集型的增长势头,外界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可能就有些过度了。“下一个中国”的服务导向型经济增长将以7%-8%的GDP增速完成吸收劳动力的任务,而不必再依赖于旧模式下制造导向型经济实现10%的增长速度。 增速放缓的服务导向型经济还会带来其他有益的副作用。它不再消耗大量资源,也不再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这将缓解中国看起来无法满足的能源和资源需求给全球原材料市场所带来的压力。此外,这还有助于减少环境退化和污染。 尽管如此,也并不能说中国在面对经济增速急剧放缓时可以高枕无忧。如果由于结构转型导致GDP增速来到4%-5%的区间,那么失业率上升以及社会不稳的风险将被突然置于令人担忧的聚光灯下。因此政策制定者在致力于经济再平衡时,同时必须防止硬着陆的出现,尽管其可能性不大。 不过,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更大风险是,可能预示着中国经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体在经历初始阶段的快速增长之后都曾遭遇此疾。然而,历史经验表明,发展中经济体受困于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坚持旧有的增长模式,并错误地认为,实现经济起飞的途径同样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药方。 这也是中国亟须向新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所在。由转型导致的经济增长放缓不应被看做威胁,而是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新机遇。人们应担心的也不是“下一个中国”的增长放缓,而是重返旧模式的企图。 (作者Stephen S. Roach现任教于耶鲁大学,是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本文由王晓雄翻译) |
相关阅读:
- [ 01-24]外媒:中国经济增速放缓 习近平为改革注入信心
- [ 01-08]交行报告预计2014年经济增速将维持在合理区间
- [ 12-24]花旗银行预计明年全球经济增速3.1%左右
- [ 12-1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 要求实现无后遗症的经济增速
- [ 12-11]权威机构普遍预测:明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低于今年
- [ 11-01]报告称撒哈拉以南地区明年经济增速将达6%
- [ 10-21]专家称居民收入增速低于GDP因经济增速放缓
- [ 10-18]新闻分析:中国经济增速为何回升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