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一到,熙熙攘攘的城市总是变得有些冷清,这几天开始随着我们这些生活、工作在城市里的“乡里人”返城,城市才变得有些味道,慢慢地恢复平日的生机。此时我们似乎更能理解莎士比亚名言“城市即人”的深刻内涵。 人是城市的细胞,又是城市的灵魂。人赋予城市活力、魅力和创造力。一个好的城市一定是包容、友善的城市,把人当人的城市、把每一个人都当人的城市。这里的“人”既包括常住人口,也包括外来人口、流动人口。在以人为本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市民”的概念也应与时俱进,把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异地来本城创业者等称之为“新市民”无疑是一种进步。然而,新市民享有城市居民同等待遇之路依然漫长而艰辛。 笔者有些亲戚朋友在武汉打工,是名副其实的“农民工”。尽管他们在武汉多年,甚至在武汉买了房、安了家,但从来没有把武汉视为“我们这座城市”,更别提把城市当“家”了。这倒不一定是武汉本土人“吃生”的缘故,或许是存于每一个人心中的家乡情结使然,更大的概率是我们的城市并没有给予他们一些温暖的感觉。听他们讲,除了办暂住证、办计生证件等有人主动上门以外,其他诸如社保、医保、小孩上学等事关个人切身利益的事,大都需要到处求人咨询和办理。当然,如果他们居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案件或出现了什么不稳定因素,那时上门者还是络绎不绝的。 当一个人贴上“外来人口”或“流动人口”的标签之时,他在这个城市生活、工作和办事或多或少地要被异类的眼光检视,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对城市产生好感的。人的记忆是一种选择性记忆,痛苦的事情总是比愉悦的事情更容易铭刻在心。当被歧视的经历难以忘怀,负面情绪势必油然而生,严重的话就会积淀为对城市的仇视。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我们的城市要让人记得住乡愁,就得让新市民忘记“乡仇”。 春运“大迁徙”的实质是什么?我以为是每一个人寻找家的感觉、乡的记忆。尽管历程艰辛,但倍感温暖。如果我们的每一座城市都能让新市民体验到“家”一般的温情,春运大潮或许会渐渐退去。遗憾的是,我们认识得还不深、做得也不够。 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双因素理论,说的是,人对于外部激励的心理表现并不是简单的不满意与满意两种,在两者之间的连接地带还有一种心理状态叫做“没有不满意”。比如,实施了多年的外来人口暂住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居住证全面取代暂住证。这一改革在有些人看来应该会让外来人口感到满意,实际上暂住证本身就是一种歧视性管理,取消它只能消除外来人口的不满意,即只能让外来人口“没有不满意”。要让外来人口感到满意,就得有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同等待遇系列配套制度的跟进。时下,一些改善新市民待遇方面的诸多政策措施,只是在消除不满意上做文章,要真正让新市民满意还得继续深化改革,在公共服务均等化上下真功夫。 新年祈愿大武汉能够早日成为一个1000多万人的大“市民之家”。 (作者为公务人员) |
相关阅读:
- [ 02-11]重庆小伙为求婚当街下跪 过路市民齐助威
- [ 02-10]扬州马年新春遇寒潮 市民出行冬装“重上阵”
- [ 02-10]重庆公交卡办理以"王八"为名示范 市民:这不骂人么
- [ 02-09]南京雪后梅花山美景 市民踏雪寻梅
- [ 02-08]香港食肆新年掀加价潮 市民感压力商家表无奈
- [ 02-08]交警写“大假高速出行宝典” 总结10要点市民点赞
- [ 02-08]年花回收,政府和市民应多施“肥”
- [ 02-08]下馆子、买食材、亲子游 市民感叹春节荷包大出血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