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状元沦为流浪汉不仅是个人悲剧

2014-02-12 11:24  叶祝颐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八年前,刘宁以近650分的高分,成为四川凉山某县的理科状元,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四年前,刘宁大学毕业,却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他开始沉迷网络,四处流浪。大年初六的下午,一位好心人发现,一名年轻的“流浪汉”,已经连续三天晚上躺在西南交大九里堤校区里的长椅上过夜了。他帮忙联系到“流浪汉”的家人———第二天,刘国华从老家赶来,儿子却再次消失了……(2月11日《成都商报》)

平心而论,高考理科状元沦为流浪汉的例子并不具有代表性。刘宁沦为流浪汉与这样几个因素不无关系:刘宁当初是县里的高考状元,曾经享受众星捧月的成就感,根本没有受过挫折教育,多年来累积的荣誉与大学毕业后的失落形成巨大反差,不愿接受在他心目中“没有意义”的工作;刘宁性格偏执,情商较低,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眼高手低。刘宁沉迷网络游戏,论文答辩没有通过,延迟一年才拿到大学毕业证,也成为其就业绊脚石。

网上有一个段子是这么说的:“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清华的软卧,本科的硬卧,专科的硬座,民办的站票,成教的在厕所挤着。火车到站,都下车找工作,才发现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的,只关心你会干什么。”不管你是状元还是榜眼,不管你谁读的名校,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在就业竞争面前,谁都没有丹书铁券。清华毕业生还做保安,北大毕业生还卖猪肉呢。

但是高考状元沦落到在流落街头的命运,父母曾经的骄傲如今成为“反面教材”,依然值得反思。特别是就业难的现实问题不可小视。

当下,就业形势严峻是不争的事实。尽管来自人社部的数据显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达九成,但是公众普遍用脚投票,还有毕业生揭开了“被就业”的秘密。父母为供孩子上大学节衣缩食、扯债拉债,学生十几年寒窗吃尽了苦头,就业形势如此艰难,大学还有吸引力吗?对考生来说(特别是农村考生),如果成绩不理想,还不如趁早打工挣钱,减轻父母负担,积累工作经验。从投资性价比看,高考状元沦为流浪汉,不仅其父母感到“丢脸”,也让人扼腕叹息。

因此,我们在强调状元沦为流浪汉是个案的同时,不能忽视就业难的现实。而且要反思中学应试教育弊端,提高中学教育质量,考虑改革高等教育积弊。当前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人才浪费的问题突出。由于目前大学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的矛盾。大学生往往没有从事与其学历、专业相适应的工作,所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并不高。再者,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技能单一,工作经验缺乏。求职空间并不大。

虽说大学生放低身段的务实就业姿态值得肯定,我们不应对大学生卖马桶、做保姆之类的新闻说三道四,但是太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没有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工作,高考状元沦为流浪汉,让人难以释怀。

近年来,高校扩招是不争的事实,不仅本专科生规模大增。不少学校研究生招生规模与本科生并驾齐驱。大学生数量是上去了,但是师资力量没有同步跟进。高等教育质量下降,读大学学不到真本领,就业十分困难,不仅导致“读书无用论”沉滓泛起,高等教育的积弊也暴露无遗。

所以,面对状元论文流浪汉的个案,不仅要规劝刘宁本人正视现实,补习情商功课,不能继续沉迷与昔日的光环,在网游中麻醉自己,梦想什么“人生的意义”,而要树立理性择业观,首先要做一个正常的人,自食其力的人。也希望更多大学生反思人生定位,合理调整就业预期;政府与社会也要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企业不能趁人之危,肆意对求职者“压价”。而且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矛盾,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改良高等教育生态,调整招生规模,不再单纯追求大学生数量,不再为化解就业难抱薪救火扩招研究生。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显得十分迫切而必要。中学也要摆脱应试教育桎梏,不再唯分数论英雄,多对孩子施以情商教育、挫折教育。如果每个公民受到适合其发展的教育,既可避免状元沦为流浪汉的现象,也将逐步走出就业寒冬。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