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新媒体表达情感,建立人际交往模式,是一种趋势,但恰恰也因为时间成本低,经济成本低,加上缺乏表达个性,年俗里所含的情感也就摊薄了、廉价了 ●春节文化的现代化,最关键还是要在厘清春节文化的仪式本体、情感内核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对春节的文化价值的传播,强化对春节的文化感知 每到春节前后,各种大众传媒,如今加上微博、微信这些自媒体,总在探讨年味的浓淡问题。无焦虑便无议论,年味的焦虑,是文化的焦虑,推而深究,其实是文化身份的焦虑。新媒体时代,这种焦虑感尤为突出,也并非杞人忧天、庸人自扰。在新的文明形态和新的历史条件下,围绕春节,在这个占世界人口1/4还多的国度延续了几千年的古老而盛大的节日,其文化形态表现出来的变量和恒量,值得探讨和研究。 年味淡了还是浓了 春节作为农耕文明的产物,从仪式设置到内涵表达,具有鲜明突出的农业生产特色。比如放鞭炮,万鞭齐放,炮声隆隆,这个行为在旷野荒原上,的确具有震慑邪道、提振人心、培植希望的效果。但是,今天,随着人口激增,旷野荒原被林立高楼取代,由放鞭炮而产生的环境污染和人身安全问题显而易见。于是,各地政府用行政的手段实施了相应对策,或者允许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有限燃放,或者彻底禁止燃放鞭炮。这些措施导致春节的视听感受弱化了。如果放鞭炮这个符号性行为终止,是不是关于春节的节日联想感受会终止?引发的争议此起彼伏,成为年味淡了的重要论据。此其一。 春节作为节气性节日,也是长期以来中国农业社会开始一年的生产劳动前的最后一个盛大的节日。在这种节日里,沉淀了人们对于天地自然的虔敬,对于新的一年的情感需求和愿望寄托。今天,与农业生产并存,甚至在国家经济版图上总量更大、影响力更强的工业或其他行业,有自己独立的生产周期,不会因为“春节”这一以自然节气为特征的节日而停止运行,因此,这些行业的一些生产者春节期间需要坚持工作,不能返乡与亲友共度节日。这在客观上伤害了以群体性团聚为特征的春节节日气氛。此其二。 网络发展导致生产方式改变,个体工作的独立性强了,人们甚至可以在家工作,由农业生产而产生的坚固密切的人际合作减少了,人情表达的环境没有了,人际交往的链条松了,春节时相互拜访的愿望和频率减少了,人情似乎变淡了,成为年味淡了的重要表现。此其三。 与此同时,还可以举出两个重要的证据,来论证“年味浓了”。一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春节期间选择返乡过年。根据统计,2012年我国春运发送旅客总量近29亿人次,2013年达到31.58亿人次,2014年春运尚未结束,预计发送旅客人次同比增加近2000万人次。这是多么浩大壮观具有时代特征的行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春运迁徙,客观上是由于包括高铁、动车在内的铁路运力大幅提升,以及政府对于传统节日的明确主张(1999年增加“小长假”,春节法定假日达到7天,是一次重要的调整),而更核心的动机和内驱力,却是亲友团聚、欢度春节这一根深蒂固的文化情结。 二是春节期间使用短信、微信等形式拜年的人次激增。仅以短信为例,近十年来,春节拜年短信的发送量每年都在“激增”。根据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统计,仅2013年除夕当天的发送量就达到了133亿条,意味着人均发送10条短信。通过指尖建构的数字虚拟世界这一繁忙形态,应该只是冰山一角,它折射了春节期间现实世界参与的热闹。 以新媒介为支持体系的新年俗 中国社会与整个世界几乎同步进入网络文明时代,甚至更加彻底,处在领先行列。以下这组由新华社发布的数字,便很能说明问题。据统计,2012年,中国拥有2.7亿智能手机用户,位居世界第一,年增速达50%;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保有量占全球1/4。在中国社会快步前行的时代,新和旧具有特别强烈的现实感,它在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状态、情感形式、价值取向等领域,都衍生出很多课题。人类历史永恒的话题,比如传统和现代,继承和创新,新媒体时代的春节文化同样要面对。 春节作为我国百姓生活中最重要的节日,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多形式丰富的较为固定的年俗。民俗是生活文化,不是典籍文化,生活文化的典型特征是随着生活方式和形态的变化而增减形式,产生变异。所以,年俗一方面具有模式化、传承性,另一方面具有变异性、时代性。当新的历史时代到来,新的技术条件成熟,新的生活方式养成,自然就产生了新的年俗。新媒体时代产生的新年俗,首推短信拜年,其次是借助网络、视听媒介的各种春节主题的联欢晚会,以及视听手段丰富的微信、微博、视频拜年。这些新年俗急速兴盛,传播影响力大,正是源于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礼敬,源于现代生产方式下的人类社会的交往需求、情感表达。 这些在数字技术条件支撑下创造和形成的新年俗具有三个特性:传播范围广泛,传播速度快,数量庞大,网络化程度高;点对点的人际直接交往弱化,情感表达虚拟化;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低,便于实现和实施。这三个表现,其实是新媒体传播的共同特征。通过数字技术构筑的信息快速通道,彻底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理论上可以将信息在同一时间及时、准确地传播到每个角落,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解放了人的腿脚。借助新媒体表达情感,建立人际交往模式,成为一种趋势。 但也正是因为时间成本低,经济成本低,加上缺乏表达个性,年俗里内含的情感也就摊薄了、廉价了。人的腿脚解放的同时,人对情感的接受和表达的能力也在逐渐地退化。新年俗,形式虽然新,但情感内容表达的模式化,降低了新年俗的情感容量和影响力,削弱了记忆的深刻性和虔敬感。 强化文化身份 实现文化现代化 正如苏格拉底所说,人具有极强的模仿性,他人是自己的镜子。在信息一体化时代,个体的人改变了对于整个世界以及他人的认知程度,也在信息的影响和暗示下逐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种背景下,表面看起来观念更加民主,生活更加丰富,文化更加多元,事实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更加趋同,更加单一,文化的多元化受到的威胁最明显。就我国目前文化发展来说,有两个倾向值得警惕。一是在传播中,由于各种有意无意有知无知的原因,人们误把文化的现代化等同于文化的全球化,产生这种误会的直接后果是,把民族的独立的传统等同于保守和落后,等同于需要摒弃和改造的文化;另一个则是把西方文化等同于全球文化的标本。 在这种背景下,守护传统节日,守护一个族群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和形成的生产、生活、情感、审美等形态,不仅仅是记住一份乡愁,也是对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文化存在的审视。而当前最现实而迫切的是文化的现代化问题。 由农耕文明快速发展至今的我国社会,正在经历一次阵痛,即如何实现中国当代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毫无疑问,只有文化的现代化才能将一个民族真正地带入现代化的轨道。与科技的现代化、农业的现代化、工业的现代化不同,思想文化的现代化不是彻底更替的过程,而应是有序继承、有机更新的过程。有机更新的前提,是完成对经过历史淘洗、岁月积淀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准确继承。在继承文化传统的精神内核和经典本体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文明形态的变化和人类观念认识的提升,扬弃其与时代发展背道而驰的成分,丰富、扩充、发展传统文化的当代内涵和时代表达,形成新的传统和精神。 春节文化的现代化,具有不自觉和自觉两个过程。人们借助网络表达节日情感,这种变化起初是偶然的,但明显的使用效果和传播优势,使其迅速被接受、被传播,甚至被固化成一种年俗,之后的使用便是人们自觉选择的结果。在新媒体时代和商业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对于春节文化的传播,提倡用多种形式将春节作为一个节日具体化、可操作、可传承。从这个角度出发,不必排斥各种商业手段和策略,客观上它也有助于扩大传播,使春节具有可以看到的“物质形式”。 关于节日文化,要看到其对于一个民族精神和心理建设的重要意义。圣诞节的广为传播,强大和本质的力量是这一天作为基督或耶稣诞辰日的宗教仪式感。所以,春节文化的现代化,最关键还是要在厘清春节文化的仪式本体、情感内核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对春节的文化价值的传播,强化对春节的文化感知。至于春节的文化价值,研究已经很丰富了,但要用老百姓容易接受的语言讲述这些价值,比如孝慈仁爱、祈福祝愿、和谐和平等,这些传统文化对于一个社会的精神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讲清楚这些文化的内涵,这个节日就具有了文化价值感,就会有向心力,被重视,被向往,才不会落伍。 《 人民日报 》( 2014年02月11日 14 版) |
相关阅读:
- [ 02-18]别让异化的红包扭曲了春节文化
- [ 02-20]春节文化成东风西渐先行者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