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了《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3/2014》。发布会上,有学者称目前我国已经迈入“人均万元税负阶段”,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所谓“人均万元税负”是怎么得来的呢?计算并不复杂,2013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达到12.9万亿元,被13亿人口一平均,便可得出这一结论。对于一般民众来说,虽然是被平均,但这个数字还是让部分民众找到吐槽点,想想,每个人每年要交一万元的税,好像是很高。 针对此,有学者认为,这只是因为税负这一专业名称带来的误解。“人均万元税负”如果换一个“人均财政收入”的说法,就不会引起那么大的误解。的确,人均税负可不就是人均财政收入吗?如果名词互换一下,人们不仅不会觉得自己承担了税收重担,甚至还会觉得我们的人均财力太小了。按照国际可比口径计算,2011年我国人均政府财政收入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528美元,而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人均财政收入水平均在14000美元以上,我国人均财政收入只相当于这些国家的1/10左右。 看到这里大家会迷糊,那么,我们目前的税负到底高不高呢?解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回到税收的经济学本质。在经济上,税收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一个社会有公共需求。税收用来支付公共需求,来源则是社会的基本主体——企业和个人。企业和个人靠什么支付呢,当然不是他们饿着肚子还要交税,而是他们进行物质生产的产品剩余。一个社会的税收就是企业和个人所交的用来支付公共需求的产品剩余。这里就有一个平衡点,就是这个产品剩余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最适合。如果一个社会税收过多,就可能会影响到企业和个人的基本收入以及再生产需要的投入,而一个社会税收过低,会让公共需求得不到满足。合适税负,应该能够实现两者的平衡。 民众为什么立刻对万元税负有强烈的呼应,是因为他们不会像学者那样去比较国外的税负,他们只会跟自己的收入相比较。根据统计,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分别为26955元和8896元。与这一收入水平相比,有人喊万元税负过高并不奇怪。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税负相对过重也有比较切身的体会。但我们同样要注意的是,在经济需要税收刺激的同时,政府所面临的“公共需求”也在持续增长,这让政府面临着扩充财源的压力。公共需求最明显的领域是社会保障。政府正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大幅增加医疗、教育、养老及其他社会公共福利支出。中国现有13亿人参加医保,8亿人参加养老保险,如果再考虑由“保障全覆盖”到“保障质量的全面提高”,没有税收收入的保障很难行得通。此外,现有的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债务合计有将近30万亿元,这是悬在各地方政府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要想尽快偿债,仍然必须仰赖税收,否则政府债务违约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税收这一块提出要“稳定税负”。所谓稳定,就是维持现有宏观税负不变,不增也不减。从我国未来面临的实际情况来说,这一说法大致是目前各界关于税负认识的公约数。 |
相关阅读:
- [ 02-19]“人均万元税负”误读背后的焦虑
- [ 02-19]税负比较的参照物是“福利”
- [ 02-18]人民日报谈人均万元税负:指标远低于世界主要国家
- [ 12-06]铁路运输邮政营改增 环环抵扣下游企业降税负
- [ 11-25]专家谈财税改革:消费税扩围会增加高收入人群税负
- [ 11-20]工薪阶层税负有望降低 改革有利调节收入分配
- [ 09-26]“税负高过利润”不利于经济复苏
- [ 08-03]深圳:98.6%“营改增”试点纳税人税负减少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