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兴业杯屏山时评网络征文> 新闻评点 > 正文

如何破解应付式改革的困局

2014-02-28 16:23  晓娟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车轮腐败问题,在新一轮治理中又出现新的现象:有的公车被内部人士低价买走;有地方虽经拍卖程序但不公开,存在暗箱操作;多地发放车补被指变相增加干部福利…… 国有资产如何卖得合理,改革程序不够透明、拍卖流程不够完善,个别地方的应付式改革亟待纠偏补漏。

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以公车改革为例,现在不少地方正在推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正如媒体披露的那样,一些地方存在着欺瞒上级、糊弄群众的应付式改革,这种所谓的改革,不仅造成国有资产的变相流失,导致少数人借着改革之名行权力自肥之实,也容易导致公众对全面深化改革失去信心。

公车改革之所以在一些地方沦为应付式改革,问题并不在于公车改革本身,而在于改革触及既得利益者的私利。应付式改革其实是一种关门式的改革,社会公众很难参与其中。一些地方公款吃喝改头换面、公款旅游屡禁不止、公车改革走味变样,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在制度上让公众全程参与改革的决策和监督,没能让违法违规者付出相应的代价。因此,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应当扩大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努力让公众参与,接受公众监督。这不仅能使改革者随时堵缺补漏、及时纠偏,更能保证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真正取信于民、普惠于民。(福建日报)        

——福州·晓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