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素有“京城活雷锋”美誉的70岁老人孙茂芳,在第十一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上,接过“当代雷锋”光荣证书。这位老人不仅身体力行51年,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还到各地巡回演讲,努力把“雷锋精神”传承下去。 “雷锋精神为什么不能做广告?”孙茂芳不是一个“羞涩”的道德模范,他高调认可自己的价值,认为“做好事张扬”符合时代需要。其实,这也是一种自信,他也当得起这份自信。 孙茂芳并不是一个轰轰烈烈的“传奇”,他只是放大了“与人为善”这个概念。坚持51年,照顾孤寡老人、贫困学生,给11位老人送终。这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坚持下来的。51年,长过多数人的半生。在这51年里,他并没有过一掷千金的“豪气”,但却真诚细致,亲身照顾着无数需要帮助的陌生人。善良于他,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成为了一种习惯,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因为此,他在这个时代显得非常稀有。 同样让他稀有的,还有他无差别的爱心。对他感激涕零的盲女,他真心帮助;对他恶语相向的老太太,他也真诚沟通、耐心感化。他甚至建立了一个“家庭基金”,以个人、家庭的绵薄之力,去尽力帮助那些本和他不相干的人。 现在,他是一呼百应的“道德楷模”,在个人网站上,他的粉丝高达上万人,“只要网上一呼,马上就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了”。不过,他并不是神,他只不过保持着传统价值中最朴素的美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一种朴素的关怀与悲悯,流淌在传统美德的长河中。我们总说,这个社会“有病”,街上的老人跌倒没有人扶,办公室里充满了猜忌和不信任,缺少那么一点人性的温度。其实,人们只是逐渐淡忘了这些最朴素的传统,忽略了内心那片柔软的地带,社会也就隐隐显出“病态”。 孙茂芳将传统的美德发挥到了极致,而这种传统和时代精神乃至社会潮流也并非不相符合。善良终究是被认可的价值——人们总是念叨着“日行一善”,只不过很少有人真的这么做。孙茂芳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口中没有“日行一善”这样的流行说词,却实实在在地将行善嵌入到自己生活的每一天、每一点一滴之中。 其实每个人的心底,都住着一只善良的精灵,在这个社会的各个角落,都住着孙茂芳的缩影。只不过,这只精灵常常睡着,有时还会躲在一些庸俗的偏见后面羞于见人。或许孙茂芳们可以提醒人们,要常常唤醒这只精灵,让这个逐渐失去了温度的社会重新温暖起来。 孙茂芳树立了一个标杆,让城市中面无表情、来来往往、行色匆匆的人们知道,一个人的光芒延伸到多广的疆界、达到怎样的热度。仅靠一个孙茂芳,当然调理不好社会之疾。但是,我们也无需苛求每一个人都像他一样,无私奉献无差别的爱,把所有的热情与精力都投入到与人为善之中。毕竟,在当下的时代,适度的“自私”是应当被包容的。 也许真的只是“日行一善”,就能让这个逐渐冷却的世界逐渐温润起来,让渐渐迷失的良俗找到回家的路。在人跌倒的时候扶一把,在人危机的时候帮一帮,跬步积累,小流汇聚,以“美德”调养这个生了病的社会。如果每个人都能善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终究会善待每个人。 如果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善”能够有效地汇集,形成制度性的合力,那么孙茂芳便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或许,有效的社会组织,尤其是社区组织,是汇集善良的好渠道,让每一颗善良的心都能找到归属感,不再寂寞。 这也是孙茂芳的心愿,正如他所说的,动员全社会学雷锋就能发挥百川归海的作用。 洪丹丹(北京 职员) |
相关阅读:
- [ 03-03]像孙茂芳一样发掘道德矿藏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