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史上“最严”食品安全体系、区域联防战雾霾……政府工作报告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贯穿始终的主线。 近几年来,数字成效与百姓感受间的落差屡屡成为民生焦虑所在。实事求是地说,成效有,问题也不少。有时,成效的背后就是问题。做好民生文章已经不能仅仅依靠财政投入的增加,或是一点一面的“民生工程”简单解决。织起一张兜好底线需求、撑住民生诉求的保障网,一些部门、地方出台的碎片化民生举措需要转变为更为全面、系统的国家行动。不断推进的民生改革更要向公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方向纵深挺进。 民生无易事。在民生内涵不断拓展、保障与改善民生大格局逐渐形成的今天,多套养老制度如何平稳并轨、各地医疗保险如何衔接、公平鸿沟如何填补,仍然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待解之题。突破制度瓶颈、解决棘手新忧,民生改革既要多线并重、统筹施策,又要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互衔接、环环相扣。深层次问题要靠深层次方法解决,只有不回避焦点难点、敢向既得利益开刀,政府改革的种种成效才能与百姓所见所感相符。 民生冷暖体现发展高度。一切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当是实实在在提高公众生活水平。告别“唯GDP”的指挥棒之后,百姓真实的幸福感、满意度才是政府工作水平最好的写照。从制度层面出台一系列新举措、关注百姓切身感受,体现更加深远的民生考量,也将从长远上给百姓带来更多福祉。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每个公民的生存与发展都应该得到重视,每一个民生角落都不应缺失温度。一道道世界性民生难题,唯有以中国式改革不断寻解,才能不负百姓厚望。 (新华社记者 何雨欣、王珏玢) |
相关阅读:
- [ 03-06]政府工作报告彰显发展改革民生承诺
- [ 03-06]政府工作报告新意凸现改革决心
- [ 03-05]两会权威解读:就业目标净增100万传递的信心
- [ 03-05]徐绍史:中央预算内投资的60%投向民生领域
- [ 03-05]代表委员议民生:社保咋突破,牵动国人心
- [ 03-05]保证民生持续改善 制度建设是关键
- [ 03-04]中国民生领域改革向深层体制开刀
- [ 03-04]全国两会热议榜:反腐、民生和高房价连续6年列前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