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直面食品安全让人更感安全

2014-03-10 07:57  张文静 赵琬微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日前,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答记者问时用“不能过于乐观”来形容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一些网友“拍砖”,认为这有推卸责任之嫌。

其实,在“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毒豆芽”等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事实面前,如果他还信誓旦旦地说“请大家不要担心”,恐怕才是真的言不由衷,会引起更大质疑。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也不会一蹴而就。“要不是揭露食品制造黑幕的小说《屠场》问世,哪有美国食品安全守护神FDA?”在我国,理顺食品行业产业链条和监管体系,是最近几年才有的新进展。目前监管体系仍不完善,食品安全问题个案多发,食品安全形势确实“不能过于乐观”。

有问题不可怕,怕就怕遮遮掩掩,没有解决问题的态度和勇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三个最严”预示着下一步将重典治乱,表达了政府为老百姓能吃得放心“保驾护航”的决心和重视。

如果说“三个最严”的态度是基本要求,那么对现实问题的“坦白从宽”则更显示诚意。对发现的问题不遮掩、不回避,才有助于纾解人们心中的焦虑;对监管环节没有缝隙,不留死角,借鉴国外抽查暗访的“神秘顾客制度”,才能为老百姓画一张“食品安全警示地图”;对处罚、问责毫不留情,公开失信者不良记录,让他们在群众的“火眼金睛”下无处可逃,才能让问题食品制造者成为“过街老鼠”。

直面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食品安全有关的每个环节都人命关天,容不得半点掺假,容不得玩半点“虚的”。期待着,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等“舌尖上的安全”能够在“三个最严”下得到“贴身”保护。

摘编自新华社3月7日电

文/张文静 赵琬微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