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专家,别在养老金上制造恐慌情绪

2014-03-21 11:13  侯文学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在“统账结合”模式下,如何确保养老保险的财务可持续性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人员魏吉漳精算发现,若将隐性债务定义为精算应计负债减去社会统筹账户基金余额,截至2012年末,我国养老金隐性债务高达83万亿,并将在未来的现金收支中逐渐显现在财务缺口上。(3月20《经济参考报》)

近年来,养老金“缺口”的提法不绝于耳。中银专家称,2013年,中国养老金缺口为18.3万亿元,2033年将达到68.2万亿元;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称,2012年有19个省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不抵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缺口扩大了约240亿元;美国最新报道数据称,到203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6.82万亿人民币……这些专家的“精算”,无疑将我们推入恐慌。

然而,作为养老金主管部门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提供的信息,却并不那么悲观。今年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就养老金资金缺口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他说,2013年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结余4000多亿元,当期收支平衡且有结余,没有缺口。对养老问题的预判和预测,是对远期负责的表现,“拿它来吓唬老百姓,我觉得就不恰当了。”

笔者以为,研究机构、专家学者这些预判和预测,出发点是好的。但其负作用却非常明显,即在社会上引起信息混乱,引发普遍焦虑,甚至是恐慌。许多人因此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他们担心,将来,养老金能不能按时足额发放,担心国家会强制推迟退休年龄,担心政府不再提供养老保障。

其实,对养老金未来支付能力的分析和长期预测,是个非常宏观和专业的问题。它要分析整个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再以此为据,作出财务上的精算。然而,时下,一些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的预测,其实都是从不同的侧面讨论“缺口”问题。甚至为了标新立异,显示水平,发表并不严谨的研究成果或看法,将主管部门置于被动尴尬地位。

在养老基金究竟是结余还是存在“缺口”问题上,专家的表现就是如此。实际上,人社部所言的“没有缺口”,是指占用个人账户的前提下,养老金当期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公众完全可以给予正确理解。因此,从避免思想混乱、保持社会稳定需要出发,笔者以为,今后,这些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在向社会发表前,需要提供给主管部门,由他们来向社会统一公布相关信息。用一个权威的声音来说话,虽然时效性不及专家与机构,但总比错误信息煽动恐慌要好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