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过度包装”,不妨将实话说在前面

2014-03-31 16:53  刘建国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21斤/箱的芒果,箱子等包装物就占了6斤,这太不合理了。”昨日福州的沈小姐和朋友去南通水果批发市场购买芒果,却遭遇这样的郁闷事,原想大老远去批发市场买水果能便宜不少,这来回一算,不见得有多实惠。(3月31日《海峡导报》)

6斤的包装物,足足占据了大约一箱芒果的四分之一,任何消费者都很难接受。对于这种现象,消费者肯定会认为对方的行为存在欺诈,水果批发商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但是,仅凭主观臆想的“过度包装”,并不能判定卖家欺诈与否,也无法推定批发商该担何责。

我国现行的法律,并没有对货物包装的重量、规格、形状等做出细致规定,这是法律方面的短板。正如工商局管理人员所说,如果包装箱中掺杂了水泥、石块等,的确足以认定批发商存在欺诈。但是,按照批发市场上的陈老板的说法,芒果等水果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加入纸张或者石灰土来保持温度,以便催熟。在水果箱中放置填充物,似乎已经成为水果行业的行规了。

由此,这既然是运输、储藏水果的一种手段,在包装箱内放置某些东西,也未尝不可。然而,一边是消费者“大呼上当”,一边是批发商“迫不得已”,似乎让“过度包装”陷入了窘境,很难找到合适的方法调解矛盾。其实,就笔者来看,对于批发商而言,不妨在签订买卖约定前,对货物的包装规格、类型、标准等做出充分说明,以便让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就对产品的整体质量有相对清晰的了解,也便于他们自由选择,灵活取舍。

笔者认为,通过充分的沟通和信息的公开,既可以充分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让他们在内心对产品形成正确的预判。而且,可以避免批发商被消费者错怪,更可以有效规避可能存在的欺诈隐患,可谓一举双赢。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