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德国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应德国科尔伯基金会邀请发表演讲,阐释了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和平发展道路。演讲中,习近平先后提及日本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表示这段历史给中国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作为外交场合的重要表态,演讲受到了各界舆论的高度关注。有分析认为,在重申和平的同时回顾历史,既显示出中国不重蹈历史覆辙的决心,也暗含着对日本右翼的批评。日本右翼舆论更为这表态而反应激烈,认为这是通过在历史问题上点名批评日本,突出对日强硬姿态。 可以看到,德国是习近平此次欧洲之行的重要一站,选择透过第三国发表言论来传递信息,本身就有一定的外交考量。加上德国与日本有着相似的二战历史背景,在演讲中特别提到日本,给这一本已罕见的表态,增添了更为浓重的政治和外交意味。在另一个层面上,它也可以被认为是中国在处理中日历史争议上的方式性转变。 对于转变,日本媒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担忧,甚至有观点认为,大张旗鼓地批评日本会让两国关系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事实上,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这一点从来没有改变,未来更不会改变。就此,习近平在演讲中已经再一次地重申,并进行了深刻阐释。不过,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并不是毫无底线,习近平同时还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维护自己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针对日本侵华的“点名”表态,很大程度上即是对历史原则性问题、国家核心利益问题的直接的立场表达。 这种表态,既是国家新任领导人个人的硬朗外交风格展现,思想意图的传递,也与中国崛起的大背景有关。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随着中国迅速发展,国家在国际社会的位置、扮演的角色不断地变化。虽然中国不断强调和平崛起的发展理念,但国际社会仍不免存在对中国的认知偏见。借由国际场合表态,国际社会可以看到一个更为立体、清晰的态度。作为崛起中的、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将以和平共处为基础,为促进世界和平作出不懈努力,但在涉及国家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中国的态度同样也会旗帜鲜明、毫不软弱。 日本侵华,尤其是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的血泪一页,也是世界性的悲剧。有太多的人证、物证,可以直接地指向这一残酷而不争的事实。其悲剧性、残酷性,绝不亚于发生在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生灵涂炭。然而,在全人类共同反思二战悲剧,悼念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受难者的今天,很多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发生在中国的这段历史。甚至每当中日两国就历史事实发生争议时,还会有日本团体公开抗议、否认南京的这段历史,给中国人民造成更深的伤痛。惟其如此,中国要致力于向世界发声,旗帜鲜明地表达态度,让各国共同正视、承认发生在中国的这段历史。 清晰和鲜明的态度,不仅可以消除国家、民族之间由于文化、观念隔膜而形成的偏见,也是为历史争议争取世界舆论支持。在包括南京大屠杀在内的众多对外历史问题上,适度调整外交策略,更直接的澄清态度,争取其他国家的表态和支持,构建中国的强大舆论场,不仅将成为未来促进历史问题有效解决的一种方式,还将更加有助于中国的国家角色、国家利益、国家形象被清晰认知。 □ 本报评论员 付小为 |
相关阅读:
- [ 03-31]阿富汗大选走势下的外交考题
- [ 03-31]习近平欧洲演讲传递出什么信息
- [ 03-27]“丽媛Style”“米歇尔Style”相映生辉
- [ 03-26]感知胞波情谊 深化中缅合作
- [ 03-25]拿什么告慰马航事件的遇难者
- [ 03-24]米歇尔访华背后的“第一夫人外交”
- [ 03-20]米歇尔访华,开创中美外交新模式
- [ 03-20]克里米亚入俄:一份俄罗斯复兴宣言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