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读懂“拆迁绰号”背后的民意

2014-04-01 16:32  辛  木 来源: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这些年,一些地方官员的绰号与拆迁、城建高度挂钩,而他们的辖区也成为强拆冲突事件的高发区。3月30日《京华时报》梳理了部分官员因强拆而获得的绰号,如,被称为“李拆城”的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被称为“季挖挖”的江苏南京原市长季建业,被称为“孙善扒”的河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孙善武,等等。在这些官员的壮胆下,一些拆迁让人触目惊心。

绰号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用来表达或善意亲昵或憎恶愤恨的情感。《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位好汉,每人都有绰号。很多人的记忆里,都有给他人起过绰号或者被别人叫过绰号的经历,其中的褒贬意味和情感倾向,当事人心知肚明。

但现实生活中的绰号,充其量只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微妙表现,与广阔社会背景下的民意关系不大。但官员绰号的获得却不同,尤其是那些因强拆而获得的绰号,其背后无一例外地反映着一种民意。

一般说来,当一定数量的百姓都把怨气集中在某一强推拆迁的官员身上、以至于给其起了极具讽刺意味的绰号时,一切冠冕堂皇的拆迁理由,诸如“为了公共利益”、“为了发展经济”、“为了城市建设”等,往往显得有些苍白无力,甚至会导致一些百姓与个别官员之间的对立。

这种官民之间的对立情绪容易蔓延成政府与百姓间的对立。因为,官员是代表政府实施这种暴力拆迁行为的,而被高压的强拆任务逼迫下的下级官员,为完成拆迁任务同样也无所不用其极。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和百姓之间的和谐关系从何谈起?尤其值得深思的是,一方面百姓对暴力强拆的官员怨声载道,甚至于用绰号来表达怨恨情绪,但在另一方面,一些官员却在一片骂声中平步青云。这不仅让百姓困惑和无奈,也给其他官员制造出了恶劣的示范效应。

民心不可欺,民意不可违。透过这些百姓“封”给当事官员的绰号,应该不难窥见这种民意背后的民怨,对此不可不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