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瞎打“官司” 何以欺世盗名 菲律宾自知将中菲南海争议付诸《公约》规定的争端解决程序面临无法逾越的法律障碍,于是就采取歪曲事实,曲解法律的手段,企图绕过2006年中国所做出的排除性声明,将岛礁主权和划界争议包装成国际仲裁庭可以受理的《公约》解释或适用的争端。这似乎是在竭力告诉人们,中菲之间的南海争议,既不关乎岛礁争议,也不关乎海域划界。但揭开这层包装,人们一眼就能看出中菲南海争议的核心和实质。正如外交部发言人多次所阐明的,中菲之间争议的直接原因,是菲方非法侵占中国南海的部分岛礁,问题的实质是双方围绕岛礁和海域划界的争端。为了达到其目的,菲方采取了偷梁换柱,避实就虚的伎俩,诡称菲方的诉求不涉及岛礁主权归属和划界问题,只请求仲裁庭就中国驻守的有关礁是岛、礁、还是水下地物作出裁决,并裁定这些岛礁能否拥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然而,根据“陆地统治海洋”的原则,领土或岛屿主权是海洋权益的前提和基础,海洋权益是领土岛屿主权所派生。岛礁归属及其可主张的海洋权益原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密不可分,前者是根本。如果岛礁的归属未定,如何确定其海洋权益,包括其在海洋划界中的作用?而菲律宾为了将中菲南海争议包装成表面上符合仲裁庭受理标准的“争端”,故意将它们割裂开来。对此,人们不禁要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菲方如此费尽周折,其目的无非有三:一是以小国弱国形象骗取国际同情;二是以维护国际法治的所谓“正面”形象抹黑中国;三是通过提起仲裁“暗度陈仓”,企图将侵占岛礁的行为合法化。但是,菲律宾不要忘记,中国自古以来就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和管辖权,南沙群岛是全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浴血奋战中夺回的国土,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的主权早在二战后就已经在法律上和事实上完全回归了中国。菲方应把非法侵占的中国岛礁还给中国。中国政府维护主权的决心坚定而明确,中国不接受仲裁拥有充分的国际法依据。菲律宾机关算尽,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协商谈判才是解决中菲 南海争议的真正途径 中国政府历来主张以协商和谈判的方式解决陆地和海上争议。多年来,中国同陆上邻国通过平等友好谈判,解决了大部分陆地边界问题,也通过谈判公平解决了与越南在北部湾的海洋划界问题。国际实践表明,协商谈判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佳道路。 当前,在中国和大多数东盟国家的努力下,南海形势总体稳定,从中菲关系和东南亚地区和平稳定大局出发,中方一贯致力于通过协商和谈判同菲方解决争端。双方也达成了“循序渐进进行合作,最终谈判解决双方争议”的重要共识,在这方面中菲间曾有过很好的合作。 中方愿继续为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做出努力,为中菲关系得到改善和发展做出努力。中方有决心、有信心、有耐心推进与菲方的直接谈判。菲方虽然单方面提起仲裁,企图关闭双边谈判的大门,但中方谈判协商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中方敦促菲方纠正错误做法,恪守承诺,早日回到双边谈判解决争议的正确轨道上来。 俗话说,有理不在声高。对于菲方强行推动的仲裁,中国既不理亏,也不惧怕。菲提起的仲裁撼动不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和意志,也改变不了中国处理南海问题的一贯立场和做法。据《人民日报》 |
相关阅读:
- [ 03-14]马航事件警示补强南海合作短板
- [ 03-13]马航事件对南海合作提出更高要求
- [ 02-14]南海九段线法律地位不容否定
- [ 02-07]大过年的,南海波欲平而风不止
- [ 09-16]务实推进“南海行为准则”
- [ 11-21]东亚合作应排除“南海议题”干扰
- [ 09-17]南海资源开发的中国博弈策略
- [ 07-27]三沙在南海维权上大有可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