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友在给县委书记留言中爆料,称自己和单位同志下村开展帮扶对象调查,发现该乡提供的帮扶对象竟然已经去世两年多,且单该村就有两个已经死亡两年以上的人员被列为全县干部结对帮扶的对象。相关部门表示,将尽快予以解决。(4月22日,人民网) 已经过世两年的死者居然成为领导干部下乡“帮扶”的对象,听上去似乎天方夜谭,然而,这言之凿凿的爆料出现在给县委书记留言里,就不能不让人怀疑此事并非空穴来风。如果爆料属实,一个村同时有两个死亡两年以上的人员被申报为全县干部结对帮扶的对象,显然不是工作作风漂浮、不严谨所能够解释的,更像是有人营私舞弊,冒用死者名义,牟取不法利益。如果不是相关单位亲自下乡开展调查,恐怕死者还会被继续“帮扶”。 事实上,利用死者身份进行冒领的新闻并不少见,尤其在工资、养老金、退休金是被冒领的重灾区,甚至有媒体用“活人吃死人”来形容这一丑陋行径。不管是利用死者身份冒领工资,还是冒用“帮扶”身份,归根到底,都是进行诈骗,是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导致这类问题一再发生的原因,恐怕是惩防机制未完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未健全、技术鉴定未全覆盖等等,但是同样的,监管的缺失也难辞其咎。 目前的结对帮扶,大多由村社申报,虽然也有审核和公示,但大多流于形式,主管部门无力一一深入困难群众家中进行核实,普通群众渠道不畅,无法进行有效监督。帮扶对象的确定,事实上掌握在少数村社干部手里。干部下乡慰问,也存在重形式、走过场的现象,只是拿出慰问品和慰问金,没有切实可行的长远帮扶计划。他们有时甚至没有深入到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情况,更不会了解和核实帮扶对象的具体情况。这给了极少数不法分子留下来可操作的空间。 种下一颗花籽,开出整个春天。结对帮扶,让领导干部一对一地帮扶城乡困难家庭,通过多种形式,让帮扶对象增强致富意识和本领,切实改善生活水平,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同时也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但是,要让这颗花籽开花结果,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固本培元,健全相关体制,完善监管机制,落实责任制度,让它植根基层,生根发芽。 |
相关阅读:
- [ 03-27]倒卖死者信息何以成生意
- [ 01-22]死者为大?陋习为大?
- [ 08-27]尸体解剖不通知家属绝不正常
- [ 08-08]领导请到环卫工倒下的地方扫扫街
- [ 08-05]小贩“诈尸”
- [ 07-19]还原真相才能消弭对立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