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APP"秘密树洞"背后的隐私漏洞

2014-04-28 09:26  何  旭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近日,一款匿名同步用户手机通讯录的社交平台"秘密"APP突然走红。"秘密"APP提供的是一个完全匿名的私密倾诉"社区",不能和家人朋友说的秘密,不能在微博上说的秘密,都可以在这里倾诉。基于发布信息者就是身边认识的人,这个APP如同一场线上熟人的"假面舞会"。(4月25日《重庆日报》)

电影《2046》所提及一个古老习惯,一个拥有秘密的人只要在森林深处找到一棵树,在树下挖个洞,对着树洞把自我内心里的秘密说出来,然后再用泥土将洞掩埋,秘密便会永远埋藏在树洞里。如今这个“树洞”被移植到手机社交平台,并吸引了大量的人气,主要是迎合了人性倾述与窥探隐私的欲望。

确实,人们在一些情况下会有匿名发送信息的冲动,比如爆料、发泄、告白、恶搞等,它满足了人们的一些隐秘的需求,客观上可以起到减压的效果。但不能忽视的是,在社交平台中,匿名的背后都站着一个真实的人。人与人之间是有边界的。这款软件虽然火爆,但无论是开发商还是玩家,稍不注意就会越界,侵害别人的隐私权。

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网络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互联网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第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信息。APP手机社交平台属于移动互联网范畴,自然也在此法适用范围内。

可见,APP“秘密”是款新应用,但“网络侵权行为法”已颁行数年,国家法律对个人隐私权和名誉权的保护早已有之。虽然APP“秘密”使用的是匿名规则,但如果发表的信息足够详细,就会指向线下某个或某些具体的个人。对于侵权行为而言,不管发布的信息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只要是权利主体不愿公开的信息,都可能涉嫌对个人隐私权的侵害。

由此看来,走红的APP“秘密”暗藏着巨大的法律法律漏洞。因此,对玩家来说,不能图一时之快,突破法律底线,对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而对软件开发团队来说,应在内容审核上重点投入,加强对内容的运营和控制,守住“秘密”底线,不能等到侵权行为普遍化之后,才想到补上法律风险的窟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