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发布了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南京大学调查了“学校对学生求职的不利影响因素”,超过四分之一的同学认为“就业指导课不够”。在许多高校,就业指导师大都由学生辅导员兼任。(5月12日《中国青年报》) 毕业生就业,面临薪酬比较、求职方向、职业规划等诸多问题,亟需得到有力的就业指导。而目前高校专任就业指导师很少,与指导人数的比例明显不对称。以笔者所在市为例,因为省人社部门前期发文对持证就业指导师作过一次统计摸底,市就业部门的持证就业指导师仅有56人,4所高校就业指导师也只有74多人。而滁州人口多达400万,仅4所高校毕业生就达3万多人,加之外地来滁的求职者,一百多人的就业指导队伍很难满足庞大群体的就业指导需求。放眼全国,今年更有700多万毕业生,又有谁来帮助他们解开心结,排除焦虑? 一句忠告,可以让毕业生免入误区,少走弯路;一次设计,可以让毕业生人生改变轨迹,受用终生。最近,媒体报道多起因为找不到工作导致情感受挫而引发的悲剧事件,读来令人痛心。缺少有力的就业指导,是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眼前的就业政策、长远的职业规划,毕业生都迫切需要了解。由于就业指导师是做人的工作,既需要具有一定的语言水平、沟通能力、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知识,显然是个细活,不是任谁都能干的。一些高校把本来只负责学生生活、安全和学习事务的辅导员,兼职为指导师。当然,这些辅导员与毕业生朝夕相处,对学生的思想、求职等方面比较了解,具有担任指导师的优势,但是,很多辅导员在高校毕竟只从事辅助性工作,自身职业定位都不甚清晰,现在让他们来兼任就业指导师,有赶鸭子上架之嫌。授课大呼隆,缺乏体验式,指导走过场,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在指导师奇缺的现实面前,很多学生也只能降格而求,希望能多上几节就业指导课,能有人与自己谈谈心,给点就业建议,不致于求职碰壁,钻入死胡同。但是,作为辅导员,则应该严格对待就业指导,工作不能将就,指导必须到位。否则,就是对学生和社会的不负责任,是误人子弟。正因如此,学校和有关部门对必须加大就业指导师的培训力度,让指导师名符其实。学校更要重视就业中心建设,形成从入学到就业全过程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就业指导体系,把毕业生“送出去”要像当初“迎进门”一样慎重,让自己的毕业生成为优质品而不是残次品。 |
相关阅读:
- [ 05-09]90后的就业观真的“奇葩”吗
- [ 05-09]就业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 [ 05-09]“90后”得OFFER也跳票不必大惊小怪
- [ 05-08]银行实习嫌贫爱富也涉嫌就业歧视
- [ 05-07]三亚全民发红包,全国城市谁能学
- [ 05-07]劳资关系并非零和博弈
- [ 05-04]解决大学生就业要发挥五个作用
- [ 04-28]中国改革的“饭碗经济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