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教育满意度调查需澄清三个问题

2014-05-16 09:44  文新华 来源: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如何看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其发布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中所得出的公众教育满意度低的判断?我认为对此至少需要澄请以下三个问题:

其一,提问的设计不同,结果会不同。从理论与技术的角度看,笼统的提问与具体的提问,负面的提问与正面的提问,诱导性提问与客观性提问,结果都会不同。以上述报告中的“公办小学和初中办学水平差距”为例,如果提问是:“您所知道的农村学校以及城镇条件较差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了吗?”或“您对您所知道的各级政府努力改善农村学校以及城镇条件较差学校办学条件的成效是否满意?”,调查结果也许就会不同。

其二,与提问有关的信息获得不同,结果会不同。在提问设计或应答者对象选择的技术上,必须充分确定应答者对被提问题有充分的信息,这样才能保证调查信息的真实性。信息是否获得,信息获得是否全面、及时,都会导致调查结果的不同。以上述报告中的“教育总体状况”为例,如果应答者不甚关注教育,那么要求他们准确地回答就有困难。

其三,应答者自身及所在区域的差异性,要求统计处理与结果推论的严谨性。该调查的对象在年龄、区域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调查设计需要确保应答者做出的是事实判断,尽量避免情绪性判断。以上述报告中的“教育部门与学校的廉政风气状况”为例,经常在互联网上看到更多负面信息的应答者可能倾向于作出负面判断。从统计角度,对应答者就其所在区域教育的判断,不能简单叠加为他们对所有区域教育的总体判断。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教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