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智慧非一言可以道尽。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近现代的普通农业,先人总能够在没有精准计时年历的情况下,以口耳相传的农谚,让春天的种子在最适合的时候种植在最适合的土地上。就拿闽南气象民谚来说,民谚的“达人”可以被称为“半仙”,可见闽南气象民谚里面有大智慧。 农谚是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精准总结,依据的是天气变化与传统经验。但是,当现代化农业的潮流到来,闽南农谚因难以追赶时代而“遇冷”。在反季种植盛行、农业生产环境由露天耕种转为大棚耕种、方言逐渐式微、天气预报传播精准快捷、且气候环境多变、极端天气频发、规律难以掌握的大环境下,闽南农谚走向衰落,似乎再正常不过。 当然,正确认识闽南农谚衰落必然性,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对文化遗产的消逝无所作为。千百年来,以农耕聚落起家的中国人的“看天”之道,被浓缩在了“半仙”的“碎碎念”中。可以说,农谚是祖宗留下的宝贵财产。既然它经过如此艰难的淬炼才成了形,就不能因为现代化科技的“侵蚀”而遭致丢弃。古语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要让闽南农谚不绝迹,且得到有效的传承,就要在“变则通”上下功夫。 优胜劣汰,闽南农谚的衰落,既然是现代人对现代化转型的取舍选择,就应以现代人易于接受的方式再次出世。在现代农业的科技依托前,农谚要守住科学与精准,就要在完善自身上下功夫,或尝试融入新气候环境下的新规则,与时俱进,去伪存真,即以自身的语言、科学性与准确性进行有效修缮。 与此同时,闽南农谚的传承方式也需要被转变。毕竟,口耳相传是文字出现之前的古老传播方式,从口头传播到WEB时代,信息已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在人类历史中从容流转,农谚为何不能从耳濡目染中,移步书籍上?借助油墨、纸张,甚至光缆的力量,便可保护“观天”绝招,并为之成为“全民皆能”提供可能。 当然,修正了传播内容,创新了传播手段,最关键的一环还在于对传播客体的培养。面对即将消逝的智慧宝藏,但愿我们的新生一代,别在现代社会的光怪陆离里行走得太快,太多的传统精髓还等着你们去继承、翻新与传扬!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