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反对宗教极端主义要综合施策

2014-05-27 16:39:50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反宗教极端主义是一个综合性工程

上述宗教极端主义的每个根源都不是短期内能消除的,不是一项政策就能解决的,因此反宗教极端主义的斗争也将是长期的。同时,鉴于当前形势的发展,鉴于宗教极端主义对新疆、对国家、对社会的危害,我们又要有时间上的紧迫感。要看到,反宗教极端主义是综合性工程,靠新疆一地不行,靠某项工作单兵独进也不行,必须各方面综合施政,相互配合,其中也包括宗教界的努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相信新疆这一波宗教极端主义带来的暴力恐怖频发势头总会过去,但不会是自然地过去,而是靠我们的艰苦工作和斗争。

第一,当前最直接、产生效果最快、最紧迫的还是严厉打击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团伙,切断传播渠道,转化“地下讲经点”。对“地下讲经点”的处置不能简单化,应该说在“地下”讲经、听经的相当一部分人是普通信众,由于各种原因,他们没有到合法的清真寺去过宗教生活,以为“地下讲经点”那个地方才“正宗”。我们要打击的是借“地下讲经点”传播宗教极端主义的少数头头,而不要泛泛地处理那些普通信徒,对普通信众主要是教育、引导、管理的问题。大量事实证明,非法出版物、互联网是宗教极端主义赖以传播的主要渠道,必须严管,相邻各省要配合、支持新疆,负起责任。

第二,扩大产业领域,发展新的生产力,把对新疆的经济支持更多放在那些能够增加就业的行业。增加一个人就业就能稳定一个家庭,这是民族地区的普遍经验。通过扩大生产领域,增加就业,让更多少数民族群众、信教群众加入到现代产业队伍中来,特别是让青年人的生活、思想方式同现代生产、现代科技联系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打破南疆一些地方长期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状态,与全疆、与内地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宗教极端主义就很难进去、很难立足。

第三,坚持整个社会生活的世俗化取向。现在有的地方社会生活中宗教的氛围越来越浓,甚至如果妇女不把头裹起来,男人进商店买酒买烟,都会遭到指责。这是一种倒退。要坚持宗教活动主要在宗教场所进行,宗教不能干预行政、司法、教育等属于政府的职能。在宗教影响比较大的地方,政府施政要经常用“社会生活世俗化”的尺子量一量。

社会生活世俗化很重要的一条是普及国民教育,普及现代科技文化,特别是提高偏远地区农牧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让他们的头脑中多一些现代知识。这并不妨碍他们仍然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但是这样他们就有了对宗教极端主义的鉴别能力。

第四,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保护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场所和正常的宗教活动。要努力使信教群众提升信仰水准的合理愿望,能够在合法宗教场所中得到满足,从而压缩“地下讲经点”的生存空间。

第五,更好地发挥宗教界人士的作用。宗教界人士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是党政干部无法取代的。讲《古兰经》、讲“圣训、”,信教群众还是要听宗教界人士的。既能坚持爱国立场,又有很深的宗教造诣,能讲好《古兰经》、“圣训”的宗教人士是国家的宝贵人才。新疆宗教界讲新编“卧尔玆”很多年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要研究让爱国宗教人士在宗教后备人才培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的问题。比如在新疆是靠师带徒的传统方式,还是靠办伊斯兰经文学校,各地办法不一。经过调研,我们觉得可以考虑把两种办法结合起来,一定阶段由爱国宗教界人士实行传统的师带徒方式,一定阶段让这些学生进入经文学校,除了学习伊斯兰教,还可以接受国家法律法规和各类现代知识等教育,这种教育是师带徒方式难以办到的。

第六,反对宗教极端主义要全国一盘棋。宗教极端主义的渗透不分地域。多年来,有些带有极端主义倾向的境外教派深入内地传教,起初并未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等到发现是个问题时已经成势,治理难度增大。当前,内地各省要全力支持新疆的反宗教极端主义斗争,同时要把防范打击宗教极端主义作为本省一项重要的任务。各地区、各领域相互配合,我们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把宗教极端主义这一祸害整治住。

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 朱维群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