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不上学去网吧”的“野草莓”路在何方

2014-05-28 07:34:14 杨朝清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少年遭围殴案”发生地北京市朝阳区奶西村,和众多北京城乡结合部的乡村一样,在这个村子里聚集了大量的外来务工者以及他们的孩子。父母白天外出工作,无暇顾及他们。离开学校,男孩子基本都去网吧,无所事事地等待工作,这就是他们现在的生活。(5月27日《北京青年报》)

奶西村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村落,却因为“少年遭围殴案”成为舆论焦点。面对这样的失范现象,公众通常都会惊诧不已,从法律、文明、社会心态等多个角度进行口诛笔伐。然而,如果我们光感慨几句、惊叹两声,除了满足自身的道德虚骄之外,往往于事无补。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去关注这些青少年的生存生态,打捞那些“沉没的声音”。

一方面,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教育改变命运的周期变长、相关度降低,农民工子弟通过高等教育实现“人生出彩”变得更加困难;另一方面,农民工子弟在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上存在缺失和短板,导致他们精神苍白,难以看到人生的光亮和希望,“少年遭围殴案”只不过是一个缩影。

农民工子弟的精神文化也需要在现实世界中得到及时、有效的援助,只有将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农民工子弟的人生,才会有更多光亮和希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