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至今,教育公平问题,始终是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然而,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事实上,人们可享有的公共教育资源并非是平等的。在公共教育领域,扩大儿童平等教育权,是一个亟待推进的世界性课题。 其中,因学校差异导致名校所坐落的学区房价飙升,使得优质学校资源更多向富裕家庭倾斜,就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美国这种教育尴尬就十分典型。美国教育按学区划分,学区的收入和支出最大来源是房地产税。学区好,房价水涨船高,税收随之增加,教育经费也更充足。反之,经济状况差的地区则会恶性循环。 在教育体系兼具东西方特色的新加坡,学区房价格也是“贵”字当头。尤其在名校集中的武吉知马区域,这里的高档住宅一般家庭根本无法企及。 名校的“朋友圈”也带来某种程度上的教育权不平等。在很多西方学校,人们不难发现,就读学生的兄弟姐妹或校友子女往往能够优先入学。 其实,就近入学的初衷是提供平等教育资源。但是,因为地域、城乡、性别乃至种族的不平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存在差异。不同学校、不同家庭背景和身体健康状况的儿童也往往受到不平等的对待。这时的教育公平不能再是简单平均分配,而是适当分配资源,尤其要偏向弱势群体。 在公共教育资源向弱势群体倾斜方面,一些国家的做法值得参考。韩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教育平准化”政策,即废除名校,统一教科书,统一公立中小学教师工资,中小学生就近入学。日本则在教育拨款方面一视同仁,学校教师定期流动,努力保障无论繁华都市还是山区,都能享有相同的资金、师资和管理。巴西从2003年推出“家庭补助金计划”,定期向贫困家庭支付现金,保障贫困生接受免费教育权利。2012年8月,巴西总统罗塞夫批准“社会与种族配额法”,规定巴西公立大专院校须将其一半招生名额,专门用于招收贫困家庭学生。 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说,“特别要注重起点公平,也就是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把优质的公共教育资源播散到更多的偏远地区,逐步消除教育鸿沟,给每个人不需要拼爹或者拼房的受教育机会,给孩子们一个公平的起点。 |
相关阅读:
- [ 04-04]“说好的名校”没了 责任谁担
- [ 07-10]望校兴叹
- [ 05-09]学区房为何能卖"天价"?
- [ 05-09]抢“天价学区房”小心砸手里
- [ 05-08]别把板子都拍在买天价房的家长身上
- [ 03-27]“学区房”是中国式家长的“死结”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