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官不聊生”未尝不是好事

2014-06-05 16:03:05 郝  亮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没了公款吃请,没了储值卡消费,吃粽子得自己买—对置身“体制内”的一些干部而言,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意味着又一次在“寡淡”中体会“清新”。自八项规定以来,这种转变日渐成为“新常态”。但也有一种不同声音,认为福利减少了、行动不自由了,当公务员“越来越没意思了”,甚至产生“官不聊生”的牢骚,以至于有媒体预测,新一轮“官员下海潮”或将到来。(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4年6月4日)

自古以来,当为政者昏庸无道、奸臣横行,群众就会饱受疾苦,形成“民不聊生”的惨象。当前,随着中央颁布“八项规定”、大力惩治腐败、杜绝各种不正之风的大背景下,公务员群体以前的自在逍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官不聊生”的成当下官场景象的代名词,开始频频见诸报端。笔者认为,“官不聊生”未尝不是好事。

“官不聊生”是相对以前公务员群体习惯了公款消费而言的。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官员过惯了公款吃喝、公款送礼、公车私用的生活,自己的衣食住行全部由公家买单,这种奢侈的日子是群众无法体会到的,但随着中央一系列遏制公款消费政府的出台,官员的日子一下子紧巴起来,这种短时间内的急速变化确实让官员不适应。

但“官不聊生”并不是让官员无法生活,而是让公务员这个群体回归寻常百姓的生活,让公务人员的生活回归正常,使社会分配更加公平。因此,对于全社会来说,“官不聊生”是一种理性回归,是为了让社会发展更趋向于平稳、合理和公平,这种现象更能体现出人民当家作主、群众是国之根本所在。

透过现象看本质,“官不聊生”只是一种社会现象,加大官员的从政压力、加强问责机制的落实是必要的手段,这是当前中央为转变公职人员工作作风而颁发一系列政策的必然结果,这说明中央的政策已经初具成效,官场生活正在向理性回归,政府同群众的关系正在慢慢理顺。

因此,“官不聊生”是一种好的现象,“为官不易”应成为官员的座佑铭,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必须找准位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多做有利于人民的事,做一名合格听公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