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5月底,福建全省环保部门共向各级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95件,除厦门、泉州、宁德外,其他市本级环保局都是‘零蛋’,莆田市区县都是‘零蛋’,是这个地方没有涉嫌犯罪的违法排污案件吗?那为什么省环保厅一查就有移送案件?”在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省环境保护厅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许碧瑞针对部分地区“零移送”,如是发问。(6月5日,东南网) 目前,环境污染案件的查处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考验各地环境治理力度的试金石。显然,福建部分县市出现环境污染“零移送”,省厅检查却漏洞百出,是治污责任心不及格的表现。面对这一奇葩的成绩单,省厅官员不避讳家丑,强烈谴责地方干部的不作为,展现了环保官员应有的铮铮铁骨,值得点赞。 然而,谴责虽让市县干部颜面尽失,却并不是敦促整改的“强心剂”。想想看,对于大气、河水等明面上的污染,群众拿眼睛都能测出来,有关部门却视而不见,背后怎能会没有猫腻?倘若,执法力量、装备、能力、水平不行,可以培训、提升、改进。但思想出问题,主动上不作为,却不是靠几句谴责,能解决得了的问题。 俗话说,“骂的不疼,打的流脓”,对环境污染“零移送”,谴责不如问责。谴责即使言语在犀利,但在纷飞复杂的利益纠葛面前,也只是枕边风,最多只是脸面无光。而问责却不同,能够出现“打倒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试想,看到一个同僚被处罚,甚至乌纱帽不保,其它环保干部能不受惊,甚至主动斩断与污染企业的默契关系么? 事实上,治理环境污染,决不能只图靠口头痛快,而是要在雷霆之怒后,有雷霆一击。否则,再严厉的愤怒,都是在挠痒痒。因此,有关方面绝不让问题停留在谴责阶段,一方面,要加大抽查的力度,不给污染留死角,不让漏网之鱼有运作的空间。另一方面,有关方面必须要给出现监管灯下黑的领导干部,予以严厉问责,让地方环保官员不敢充当污染的保护伞。 |
相关阅读:
- [ 11-05]福建通报15个黑烟污染环境项目 将责令停产整改
- [ 10-15]福建7个污染大户被责令停产
- [ 04-09]市政协委员廖占红:养殖业污染影响龙岩生态环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