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文化似乎成了互联网上的主流文化。屌丝腔最容易在网上引起共鸣,贴近屌丝成了不少人和机构对外发声的重要考虑,在“讨好”屌丝和“惹着”屌丝之间,多数人宁愿选择前者。一旦有谁有意无意触犯了屌丝的集体情绪,一定没好果子吃。 屌丝不是准确的身份称谓,这个词是中国特有的,它代表了互联网时代中国社会的一种风貌。很多人对自己的境遇不满意,认为自己身处社会底层,到网上发牢骚成了很多人释放情绪的最简单做法。自称屌丝者众,大家彼此影响,相互同情,并且逐渐形成一股舆论力量。 前互联网时代,舆论的承载空间非常有限,因而被精英主导。互联网创造了几乎无限大的言论广场,给了每一个人话筒,众声嘈杂压低了精英意见的影响力,重塑了舆论格局。 屌丝文化的流行深刻影响了互联网上的谈资,以及舆论场的价值取向。它崇尚自嘲,欣赏玩世不恭的处世哲学,同时又很敏感,对“高大上”的抵触旗帜鲜明。屌丝文化不是一种政治态度,它是碎片化情绪在互联网时代的自然集结。 对于屌丝文化,中国社会首先应当承认并且正视,不可对其采取对抗的态度。屌丝文化中有不少值得社会治理者关注的信息,也蕴藏了一些活力和价值,理解“屌丝情绪”并与之沟通,应是现代中国社会的常态化关注之一。 与此同时,屌丝情结不应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主流精神去弘扬,它的一些负面元素应当被指出,应帮助年轻人建立对屌丝文化的一份平常心。它可以被用来解压、娱乐,但年轻人不可沉迷其间,真的“以做屌丝为荣”。 屌丝文化放大了个人利益在社会中的真实地位,制造了“胸无大志合理”的假象。过度追“屌丝风”,视野和兴趣都会变窄,变得爱掰扯小事,死磕细节的对错,而忘记往前走和往高处走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过程。 中国作为大国,也作为一个因发展多而机会多的社会,还是应当崇尚一些英雄主义,以及民族和国家情怀的。屌丝文化在中国这么流行,但它不代表某种必然和永恒,它是社会转型期间的阶段性现象,上进心和大胸怀才是中国主流文化中百折不回的东西。 屌丝文化或许是激烈竞争时代的精神避难所,但它肯定不是世界的真实样子。它绝对做不了正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中国社会的驿站。它只能是舞台上的一个剧目,博我们一笑,或者带给我们一声长叹。 一个真正的年轻屌丝,应当致力于人生境遇的改变。即使最终没做到,自强不息的精神应当代代相传。至于一些本身境遇不错的“假屌丝”,大概是想在屌丝文化里“混人场”,总让人觉得不太地道。 历史不会让“我是屌丝”成为一个骄傲的口号,现阶段它的过分时髦元素终将飘散。中国的改革也一定会给“屌丝们”创造更多的人生成功和改善机会,或许不久之后,屌丝将成为嬉皮士一样的历史词汇,成为一个时代特定社会风貌的文字纪念碑。 |
相关阅读:
- [ 06-05]争当屌丝,不止是矫情
- [ 02-21]“屌丝”滥用也能导致社会不稳?
- [ 10-16]读懂“卖面男”背后的屌丝悲情
- [ 08-19]“屌丝”遍野,“练爱”才忙
- [ 07-02]富豪征婚与屌丝相亲,冰水两重天
- [ 06-05]“全国聘礼地图”没有让“屌丝们”绝望
- [ 06-03]真的屌丝,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 [ 04-01]“屌丝”已不再原汁原味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