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局总经济师黄国波和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6月12日在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披露了一个重要信息,截至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4万亿美元,并坦承由于大规模的外汇储备不能被实体经济吸纳,因此4万亿外汇储备所带来的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都不足以抵消产生的问题和国家为此承受的代价。 对于外汇储备,我国一直实行着严格的管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加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在最近10年里,外汇储备足足涨了10倍,目前达到的4万亿美元占到了全球外储总量的1/3,比起世界第二的日本高出了一倍以上。 充足的外汇储备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事情渐渐地发生了变化,特别是5年前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过多的外储给本国经济造成的压力。在外汇储备增加的同时,央行需要增加本币以形成对冲,最近几年我国M2激增,在国内形成了难以消解的通货膨胀压力。而这种外汇储备与人民币发行“双增长”的局面又使央行不得不收紧货币政策,即使是在最近经济增速减退、市场对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呼声日高的情况下,央行也仅是推出了一些“定向降准”的举措而拒绝全面降准,其中一个现实的制约因素就是过高的外汇储备。 另外,由于美元一直是全球货币市场上最为坚挺的“硬通货”,我国在与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展的外贸交易都是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这造成了我国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的格局,而在本轮金融危机持续的几年来,美国为了减轻危机对其的压力,从小布什到奥巴马都热衷于推行以“加印美元”为主要手段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币值进入下降通道,自然使世界各国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产生了实际的贬值风险,我国储有美元最多,受到的伤害自然也最严重。 适量的外汇储备使中国能够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和应对风险的能力,但凡事过犹不及,过量外储的存在增加了持有成本,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不能承受之重。近年来我国已积极扩展对外投资,希望以此来保证外汇储备保值增值,并为此在前几年建立了专事对外投资的中投公司。但是,实践的效果却并不理想,中投公司在海外的投资步履维艰,一些投资项目发生了严重的失误,导致出现严重的账面亏损,也引起了民众的质疑。对于利用外汇储备的对外投资,当然没有必要因噎废食,但在建立起可靠的盈利渠道和盈利模式之前,对此还不能抱有太高的期望。 从本质上说,我国之所以会形成巨量的外汇储备,这与人民币至今尚未成为国际通用货币有直接关系。如果人民币能够在国际上通用,在国际贸易中就不需要拥有这么多的外汇。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巨量外汇储备的压力,一个重要的手段便是加速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以此来替代对外贸易中对外汇的需求。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的最近几年,我国充分认识到了过量外汇储备的不利因素,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基础性的工作,人民币汇率的改革,与一些国家展开的双边货币互换,在一些国家展开的外贸人民币结算,在股票市场上推出的RQFII制度,都使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在国际事务中话语权的加强,人民币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经济体的重视,人民币国际化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之中。 但是,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必然会出现与美元、欧元、日元等世界主要货币之间的博弈,因此其国际化进程也会出现反复。而就近期来说,由于人民币国际化不可能马上成为现实,美元等外汇还是我国对外贸易中必须依赖的对象,而随着我国外贸的增长,一个可以预期的前景是我国的外汇储备将会继续增加,巨量外储的压力很难减轻。因此,除了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这一长期战略以外,还应研究采取一些能够在短期内减轻外储压力的举措。比如,我国可以考虑用外汇进口一些国内需要的资源类产品和民用消费品,投入国内市场,这也可以起到缓解我国对外贸易中因长期存在顺差而出现贸易摩擦的积极作用。 周俊生(上海学者) |
相关阅读:
- [ 06-11]人民币进一步被推向世界前台
- [ 06-11]人民币汇率波动要有“底线”
- [ 05-22]银行为何青睐海外融资
- [ 05-14]存款下降凸现中国资金格局生变
- [ 04-09]警惕美国退出QE第三波冲击
- [ 03-25]本轮人民币贬值行情或将结束
- [ 03-24]如何让银行年赚2万亿息差反哺?
- [ 03-12]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条件已成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