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报新闻学,因为一年到头没有假;千万别报学前教育,因为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千万别报医学,因为医生有风险……” 今年高考志愿填报期间,网络舆论间衍生出一种新的文体——“千万别报体”,引爆网络造句的狂欢。 参与这场狂欢的,要么是在读的师兄师姐,要么是专业关联行业的职场人士,他们借助“千万别报体”,疯狂地吐槽“坑爹”的专业、坑人的行业,抱怨“现在流的汗和泪,都是选专业时脑子进的水”。 冷静下来会发现,这不过是场群体性的无聊吐槽。每个吐槽者仿佛都被现实所欺骗,每个“好心人”都仿佛发现了生活的真相。可吐槽的另一面呢,又是不得不继续学下去、干下去,因为除了选择的专业和行业,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志趣在哪儿,该干点什么。 这是场无聊的吐槽,但并不无谓,甚至还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无力感,折射出行业及上升通道的窘境与狭窄。吐槽的狂欢中,隐藏着现实不如意的落寞。 在大学生就业“只有更难,没有最难”的情境下,恐怕任何一个专业学科,都得面对就业困局。那些社会发展侧重的行业趋于饱和,当初的热门专业,到了现在不好就业,而一些冷门的专业,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而这些困局,都是社会发展不平衡必然导致的困局,即所谓结构性的就业难。 当然,造成这种结局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如今的高校教育,离现实的人才需要太远,流水线化功利浮躁的人才模式,很难培养和发掘人才的生产力和创造力。教育与社会的脱节,便是症结所在。 而从整体局势来看,无论哪行哪业,一个人要成就自己的事业都很难。整个社会的机会和上升通道就这么多,借题发挥宣泄情绪也就成了潮流。 因此,大可不必将“千万别报体”当真,认真就输了。但是,也别忽视了这种吐槽背后的无力和窘迫。对专业和行业的抱怨和吐槽中,实际上投射的是这代人职场人生中的诸多困扰,而困扰的背后,深藏着社会发展的积弊和缺陷,更是民众持续低迷的幸福感,以及职场的体面感。习近平主席说,“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很显然,吐槽的背后,每个人都在等待着这样的机会。 医生劝考生不要学医,但当下社会却面临着医疗资源紧缺的现状;老师劝考生不要报师范院校,却没有看到,城市以外的师资力量依然匮乏;记者劝考生不要报考新闻学,但应知,在信息大潮狂涌的时代,依然离不开新闻从业者……靠吐槽让年轻人逃避现实和放弃理想不是办法,而是应该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这个社会将趋向于美好,每个人、每个专业在发展的大潮中,都有用武之地,通过努力收获出彩的人生。 时言平(重庆 编辑) |
相关阅读:
- [ 06-24]退休高官“再就业”为何青睐金融能源
- [ 06-23]不管什么“士”就业才是硬道理
- [ 06-03]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账本不晒必会发霉
- [ 05-28]“找关系”就业如何走出“灰色想象”
- [ 05-28]女性遭就业歧视请拿起法律武器
- [ 05-27]就业歧视如何“破局”
- [ 05-27]用就业和教育应对“暴恐年轻化”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