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幼儿国学,意义何在?

2014-07-14 08:20:52 雅婉 厂佳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很多家长暑假给孩子报读国学班,但不少家长发现,孩子虽然能把《弟子规》等经典国学文章倒背如流,却在行为上大相径庭。花大钱学国学,值得吗?

支持 是潜移默化的开端

幼儿国学班对孩子在能力和素质上有如时雨化之。让孩子通过有意识的培养,能够背诵整篇整本的经典,一方面孩子的记忆力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另一方面,诵读经典无形中让孩子学习了丰富的词汇,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这个角度讲,让孩子学国学,背诵《弟子规》都是有利于孩子在能力上的培养。

另外,有家长质疑孩子即便能把《弟子规》背得滚瓜烂熟,在行动上依然是执行着“另一套方案”,便认为孩子学习国学无用。其实,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知识对素质的培养都非一蹴而就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关乎传统美德的文化对孩子在德育上的教化是潜移默化的,也需要通过老师、家长在让小孩背诵经文之余结合实际进行引导,但凭孩子尚未能践行这些传统优秀品质就认为幼儿国学班无用,这无疑是鼠目寸光。(雅婉)

反对 只不过是记忆比拼

“幼儿国学班”,试图将深奥国学传颂给懵懂小儿,能给儿童带来多少精神养料,笔者深表怀疑。

首先,儿童处于认知形成阶段,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善待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艰涩的国学,无异于“囫囵吞枣”,不知其然。摇头晃脑被国学,却对其含义不知所云,哪里能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如此一来,国学带来的,不是为人处世上的启迪,而是“记忆力大挑战”,这样岂不背离“国学班”目的?

其次,国学班采用的这种“强灌输”方法,让小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一种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坏习惯。国外的儿童教育,常常强调培养小孩的好奇心,刺激小孩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却背道而驰,让小孩痛苦地记忆,却忽略培养一课探索、求知的心灵,岂非得不偿失?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或许可以在这种教育方式中求得部分答案。

最后,古代对儿童的国学教育,是基于当时的社会文化土壤。“之乎者也”是文人雅士的口头禅,也是写作的常用语,现在已是白话文一统天下的年代,“国学”一来没了用武之地,二来其内涵也不能在日后的交流中得到理解。社会环境都变了,何必让小孩“重蹈覆辙”?(厂佳)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