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摆脱土地财政依赖症,不“吃亏”

2014-07-25 09:01:32 张鲁彬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产业园区泛滥之后,容易给人规划混乱、圈地圈钱、不重内涵重规模的不良印象。一些园区往往有地产的“产”而无实业的“业”,甚至成了“睡城”“空城”“鬼城”。究其缘由,是地方治理者对土地财政过度依赖、崇拜。有财方可行政,但就只能打土地的主意吗?

相比天价出让金、各种房地产税费的快速“致富”,扎扎实实振兴实业似乎不太划算。然而,土地开发无序化、泡沫化的风险巨大,实业才能释放出持久的红利。一旦兴旺起来,带来的财税收入、民生就业,更稳定也更牢靠。

以河北区产业园区为例,作为文化名区和落后贫区,不搞土地财政,也实现了让老工业厂房华丽转身为都市产业园。比如,依托老城充满文化韵味的街道里巷、美院等学术资源,兴办一批创意园和孵化器、加速器,荟萃了上千家企业,与周围的社区、商业有机互动,深化了城区整体的文化内涵。即便适度配建的房地产,也自觉将创意与文化作为附加值。

摒弃土地财政的“显绩”,回归实体经济的“潜绩”,往往需要时间的检验。但即便只看当下的税收,实际增速也不慢。去年,园区创造了3.09亿元税收,是3年前的5倍。待建设提升改造后,保守估计将超过30亿元,与当前全区总量相当。这说明,实业才是国民经济的魂魄,不搞土地财政照样可以“发家”——这里既要算经济账,也要算就业、文化与生存环境的民生账。

面对土地财政带来的“地产热”,治理者应当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这要靠宏观调控,也离不开理念的彻底转变,以及体制机制的优化。比如,通过简政放权给实体企业更多活力,破除部门间壁垒给园区建设更多便利,给基层治理者更宽松的环境、更科学的考评体系,等等。

政府自觉从管理者转变为治理者,让政企关系从线性的管控模式,走向多维的共治模式。招商不再一锅烩、萝卜快了不洗泥,择优引资;治理不再介入微观经济活动与企争利,做好规划,搞好服务,学会利用社会组织、中介力量、司法调解来优化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

园区内曾有三家企业,因租金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以往,主管部门可能会因利益瓜葛裹入其内,这次我们选择了诉求表达、冲突调处、司法调解三层机制,促使企业理性表达、依法解决,最终三方尊重了司法处理结果。搞市场经济,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合情合理提供服务,依法依规行使权力,才有市场的有序、企业的兴旺。

大都市寸土寸金,摒弃土地财政,写好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这篇大文章,才能提振城市的整体经济活力,积蓄更大的发展后劲,实现我们“不仅孵化一家公司,更创造一个行业、撑起一片美丽蓝天”的为政责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