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张国立要不要替张默道歉?

2014-08-04 07:38:45 姜兆尹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演员张默再次吸毒被抓,其父张国立会有什么态度,颇引人关注。有网友喊张国立出来道歉,还有网友想听张国立这次道歉说什么——两年前他已经为张默吸毒道过一次歉。也有网友和学者反对张国立再次为张默道歉,认为张默早已是成年人,他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无需他的父亲替他道歉。

张默本是有一定名气的演员,又是著名演员、导演张国立的儿子,他两度吸毒被抓,自然会成为媒体文娱版面/频道的头条新闻。而有关张默吸毒的新闻,自然会牵涉到张国立,两年前他为张默吸毒一事向社会道歉,现在他是否需要再次道歉?

一名教育专家说,不希望张国立这次再出面道歉,成人子女做的事,应该自己承担后果,如果“星二代”、“富二代”在未成年阶段犯事,有必要追究其父母的责任,因为父母是其监护人,有监护子女的责任;在“星二代”、“富二代”成人之后,如果仍将他们的问题和其父母联系起来,则可能让他们一直长不大,生活在父母的“阴影”之下。专家的分析不无道理,从这个角度说,这次张国立的确不必再替32岁的儿子张默道歉,而且两年前他替30岁的张默道歉,也是没有必要的。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监护责任,子女成年之后,父母不再承担法定的监护责任,子女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责任,这从法理上讲是没错的。但是,问题还需要从情理的角度分析。在一些西方国家,孩子年满十八岁以后,有的父母就彻底不管了——不但不再对孩子承担监护责任,而且也不再承担抚养孩子的责任,孩子上大学的费用也要自己打工挣钱支付,或者向银行贷款,毕业后挣钱偿还。中国则不同,绝大多数父母不可能对孩子这么“狠心”,孩子十八岁后,父母仍要继续提供生活费、上大学费用,等到孩子毕业工作了,买房子时父母可能给钱付部分首付,结婚时父母可能承担部分开销。这不能简单怪中国的年轻人太孱弱,也不能怪中国的父母对子女太溺爱,而更多地与我们在教育、住房等民生领域的保障不足有关,年轻人成年后仍适当接受父母的资助,也算是一种特殊的中国国情,应给予必要的理解。

所以在中国,一般家庭的父母对子女承担的责任,随着他们对子女的抚养、保障行为的延长而延长,从子女未成年之时,一直延长到成年之后,而且这种抚养、保障行为的力度,往往与为人父母者的经济社会地位的高低成正比。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一般家庭的父母可能会给孩子买房付首付,可能会在孩子结婚时承担部分开销,但如果父母经济困顿自顾不暇,孩子就明白一切要靠自己奋斗,而不会指望父母为自己做什么。相反,在不少“星二代”、“富二代”家庭,父母为子女提供充足的经济资助、保障自不待言,他们更会为子女就业、创业创造普通人不可企及的条件,为子女早早踏上“星光大道”成名立万,或者在商界闯出一片天地,提供资金、人脉和其他资源上的巨大支撑。

在这方面,张国立与张默的关系,堪称“星一代”为“星二代”提供充分的支撑和保障,将“星二代”扶上马送上征程迟迟不能放手的典型。或许是早年忙于工作,对儿子张默照顾不够,张国立对此怀有愧疚,他不但一手带着成年的张默进入演艺界,而且利用自己的影响和资源,帮助张默在事业上迅速打开局面,并取得不俗的成绩。如果说张默至今仍生活在张国立的“阴影”之下,那也并非如专家所说,是因为观众和媒体始终给他贴上“张国立儿子”的标签,而是因为他在演艺界的成长和事业成功,的确与张国立对他的支撑与保障分不开,他被贴上这个标签,一点儿也没有委屈他。就像某些官员的子女在商场赚得盆满钵满,如果说与他作为官员子女的身份没有任何关系,鬼都不信。

话说到这一步,张国立如果再次出面替张默道歉(同时也是他自己向公众道歉),我看就没什么不妥。较之一般家庭的父母为成年子女的付出,张国立为张默提供了更多的支撑和保障,较之一般家庭的父母对成年子女承担的责任,张国立就应当为张默的行为承担更多的责任——当然是道义责任而非法律责任。等到中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子女成年之后父母可以做到放手不管了,那时一个32岁的儿子闹出点什么事来,他爹就不必出来道歉了。

愿这一天早日到来。

姜兆尹(北京 编辑)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