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领域相比,医疗市场的开放步履蹒跚。外资独资医院进入,仍存三大瓶颈:外籍医师注册、高端设备引进、国际商业保险对接。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商务部发布《关于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福建、广东、海南7省市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外资独资医院的设置审批权限下放到省级。 与其他领域相比,医疗市场的开放步履蹒跚。从卫生部、经贸部早年出台《关于开办外宾华侨医院、诊所和外籍医生来华执业行医的几条规定》到今天外资独资医院试点,整整走过25年。外资独资试水中国医疗市场,既是医疗改革的必然,也是市场倒逼的结果。医改大方向就是政府投资的公立医院保基本,体现医疗服务的公益性,而基本之外的高端服务交给市场,给外资独资医院预留的就是这个份额。 巨大医疗服务需求是倒逼医疗市场开放的内驱力。目前,中国的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在5%左右,与国际9%的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说明这个市场存在巨大上升空间。消息也从海外医疗旅游火爆中透露,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参加海外医疗游的患者数量已从2006年的2000万人次增长至2012年的4000万人次。 顶层设计者似乎更愿意将外资独资医院看作一条被放进沙丁鱼群里的“鲶鱼”。在“通知”给外资独资医院所设的准入门槛中,就有“能够提供国际先进的医院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能够提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医学技术和设备”的表述。去美国接受肿瘤治疗,到日本做癌症早期筛查,到英国进行心脏手术……从海外医疗游的路径重合度足见国际领先医学技术的矩阵,这恐怕也是外资独资医院进入中国的底气。医学技术之外,管理理念也富启迪意义。譬如国内医院普遍存在、饱受诟病的行政后勤人员比例过高问题(普遍在20%以上),在国外的医疗机构就不存在。 “鲶鱼”最终是激活了沙丁鱼群,还是被沙丁鱼咬得遍体鳞伤,现在还不好判定。必须指出的是,外资独资医院进入中国将遇到的困难,要比想象的多得多,叫好容易叫座难。在一个非完全市场化的医疗体系中,纯市场化主体的进入,势必会与旧有秩序产生摩擦、冲突,从而产生磨合风险,这是必然的。具体地说,外资独资医院进入,仍存三大瓶颈:外籍医师注册、高端设备引进、国际商业保险对接。按《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暂行管理办法》规定,外籍医师在华只能从事不超过一年期限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业务活动。这个“暂行规定”,显然不是为外资独资医院进入中国而准备的。 倘若,外资独资医院未能实现从医疗设备到医学人才的“原装进口”,要在本地引进人才进行“贴牌生产”,还牵涉到与国内医疗体制衔接问题。虽然,医生“多点执业”渐行渐近,那都是在体制内流动,肥水不流外人田,要被外资独资医院挖角(而且多半是高端人才),利益受损的医院干不干?要是外资独资医院成为国内高端医学人才的“抽水机”,去服务高端人群,导致公立医院人才“贫血”,相信普通公众也不会答应。还有,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发生医疗纠纷,外资独资医院又如何化解“医闹”风险? 外资独资医院进入中国是一盘很大的棋,每一步都是挑战,需要认真面对、解决。 |
相关阅读:
- [ 07-02]建公平高效调解机制让职业医闹无缝可钻
- [ 07-01]“2.4分钟看1个病人”问题不全在医生
- [ 05-08]“反复状告政府”就该“被精神病”?
- [ 04-02]中山“无医闹”,能否被仿效
- [ 03-25]钻头遗留患者体内也算医疗风险?
- [ 03-13]不能随意为一个问题立一个法设一个税
- [ 02-19]医闹最终会让全社会埋单
- [ 12-20]医疗鉴定专家库仍离不开信任做基础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