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节日“福利”消失该不该吐槽?

2014-09-09 08:34:08 陈济朋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取消送月饼引发公务员对于“员工福利”被削减的抱怨,反映的主要是一种心态上的不适应。相信只要形成制度,公务员会习惯不发月饼的日子。】

今年中秋节,往年的很多“福利”不见了,一些人开始在网上吐槽。有一篇文章认为“反腐不应该反职工福利”,被很多人尤其是公务员点赞。

我问新加坡的一位公务员,你们单位过中秋节是否会发月饼,对方听到这个问题马上笑了,似乎觉得这个问题有点荒谬。见记者真是在一本正经地问问题,对方才回答说:“当然没有。”实际上,在新加坡,大多数部委就连茶包也要自己出钱买,何况月饼?不发月饼,对方听起来也丝毫没有觉得不应该,也没有谁因此而觉得“士气低落”。

新加坡的这位公务员说,政府雇员有年终的花红,但不会有类似过年过节发礼品的“福利”。

不送月饼,是坚持公帑支出的问责原则——每一分钱要花得有理由,该给的薪水要给,不该发的“福利”一分也不给。

新加坡对公务员实行裸薪原则。根据学历、能力和资历等任职资格的不同,他们会领取一份与市场水平相当的薪水,年终根据表现可以拿到花红。但除此以外,平日支出的每一项都要有所交代,至于拿公帑发“福利”,根本就是禁忌。一般的公务员谈不上高薪,只有少数能力特别突出、身居高位的人,才享有高薪的待遇,那是为了与企业界竞争人才,吸引最好的人才进入政府为公众服务。

反观国内,取消送月饼引发的对于“员工福利”被削减的抱怨,反映的是适应了不良习惯的心态。月饼发得不清不楚的现象已存在多年,拿到月饼的人心生欢喜,发月饼的和采购月饼的也很高兴。一旦不发了,就有人因为不习惯而吐槽,或者虽然心里明知这做法是对的,嘴上仍要牢骚两句。

这并不意味着发月饼就是有根有据。何况,小小的月饼引发的不清净并不少。公务员的廉洁与否,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给别人的观感如何。发了月饼,一则,公帑用途难以立住脚,人们看在眼里,很容易质问公务员队伍是否廉洁。二则,一旦开了头,月饼可能越发越离谱,难免瓜田李下,到最后很多时候送的不是月饼,是见不得光的“关系”。

抱怨不发月饼的,占比例最大的,很可能还是原来有月饼发的人。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公帑买的月饼就是不该发。相信只要形成制度,公务员会习惯不发月饼的日子;至于私企的员工发了月饼,乃至发了金条,那是人家的自由,因为拿的不是公共财政的支出。新加坡的私企员工也有发月饼的,但是公务员不发月饼,被视为天经地义。公务员拿的是公帑支出,收紧公共财物支出的纪律,是现代政府治理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不发月饼,就新加坡公共财政支出的严格而言只是窥豹一斑。公务员谨言慎行,十分注意避免嫌疑,甚至连公务场合不可避免接受别人赠送的小礼品,回去之后也要上交,或者估价之后自己出钱买下来。借送月饼掩盖的利益输送,自然也很少见。下级送上级礼品或请上级吃饭,因可能涉及利益瓜葛,通常也不被接受。若有必要,通常也是上级请下级居多。也不是大请,意思一下而已。

总的来说,少了月饼,换回清净,时候长了,也有助于换回所有人办事的公正和不麻烦。

新加坡一些部委的员工会收到“老板”发的水果兑换券,价值每个月2新元(10元人民币),以当地的收入水平而言可说微不足道。但即使这个,也不是公款支出的项目,而是常任秘书等高级别公务员自己出钱,给员工温馨的小“福利”。

当然,所谓的“福利”,与真正的保障应该分开。公务员的待遇清楚透明,才是应该走的方向。他们应该可以有足够的收入,让买月饼这件事对他们来说显得微不足道,也可以享有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年终奖,而且也应该与其他各行各业的社会保障打通,让人员能够自由流动。他们的年终奖,也不妨与表现挂钩,那样,士气会因为努力得到认可而感到高兴,而不必计较中秋节是否发了月饼。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