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机构院校“改名热”背后的玄机

2014-09-17 10:54:31 寇军侯 来源: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近些年来,国内有不少教育文化机构纷纷花费巨大精力申请更改自己的名称,如将专科学校改成学院,将学院改成大学等。这种“改名热”现象的背后,暗藏着不少的玄机。

这些教育文化机构纷纷改名的动力,首先来自于事业壮大或发展的实际需要,必须突破体制限制或寻求体制支持。比如,一些专科学校只有改名为学院,才具备招收本科生的资格。就此而言,这些机构的改名,与其说是与争抢名称本身有关,毋宁说是与机构升级有关,而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则是国家将教育文化机构的名称分了等级,并予以不同的支持政策所致。

但是,有些教育文化机构的改名,则是纯粹为了争个响亮大气的名称,以博取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比如,按照有关规定,大学至少要拥有3个以上主要学科、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8000人以上,学院则至少要拥有1个以上主要学科和5000人以上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然而,这并不等于说,学院只要具备了大学的资格,就必须把名称改为大学。

从文化传统上来看,中国是个非常重视名分的国家,既主张“名正言顺”,又要求“名实相副”,更强调“循名责实”,实事求是。从“循名责实”的角度看,“改名热”的最大问题在于,不少教育文化机构往往为了升级或争名而改名,甚至为此耗费财力物力、组织专门人马做公关,但在提升教学科研质量和服务社会水平方面则着力较少,或者即使改了名称,也未发生明显变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相比之下,在一些西方主要国家,社会上并不重视教育文化机构的名称。比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企业研究所,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事务皇家研究所,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国际问题研究所等,无不以学院或研究所命名,但又都无不闻名世界。究其原因,就在于政府从未对教育文化机构在名称上划分等级,使各机构得以在保持现有名称长期不变的基础上,一心一意做好做强教学科研工作。

事实上,一个教育文化机构若能保持名称长期不变,非常有利于培育自身传统,持续打造成知名品牌。近些年来,中国有些教育文化机构,尤其是一些地方的学院,虽然改成了“高大上”的大学之名,但却往往让那些熟悉其老名称的人感到十分的陌生与疏离。

因此,教育文化机构的“改名经济学”,实际上未必就那么“经济”,未必能带来那么多的收益。一些名称,若非不得已,能延续就延续,能不改就不改,或许更有利于它将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水平与质量上来,真正地做到“实至名归”。

更重要的是,教育文化机构不是衙门,国家不能对其名称进行等级上的划分,甚至不能将机构本身等级化、行政化。惟其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诊治教育文化机构的“改名热”。

(作者是山东文化学者)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