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投资者信心增强为经济复苏“打气”

2014-10-10 07:22:46 谭浩俊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日前发布的月度投资者信心调查专题报告显示,9月投资者信心指数为70.5,环比上升1.3%,同比上升20.5%。投资者信心指数已连续四个月上升,9月投资者信心指数、股票估值子指数均达2008年4月指数创立以来最高值。

除综合指数明显增强之外,股票估值、买入等与市场关联度很强的子指数,也都出现了全面上升的势头。这也意味着,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复,对市场的信任度正在不断增强,投资热情也在持续升温。这样一种格局,足以让人们对未来市场充满期待。

在股指稳定盘升、市场热情逐步高涨的大背景下,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股市将进入牛道的议论也在不断增多,甚至有激进者认为,股市将进入比2007年A股历史高峰6124点还要牛的大牛市。当然,更多的人在对股市前景表示乐观的前提下,对是否已经步入牛市通道,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尤其对进入大牛市还是不敢抱太乐观的希望。

不管股市有没有进入牛市通道,也不管会否出现大牛市,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投资者信心的不断恢复和增强,正在为市场复苏奠定基础,为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对中国股市来说,这句话显得更为重要,也更为紧迫。

近年来,中国股市基本处于一种信心涣散的状态。起初,只是信心在流失,慢慢地,就是信心在消失,近两年来,更是出现了信心进入负面状态的现象。不仅普通投资者的信心越来越低,机构投资者的信心也是严重不足,甚至那些习惯于炒作的投机者,也表现出信心丧失的现象。在欧美股市,特别是美国股市频创新高的情况下,中国股市却一直在2000点左右徘徊。很多人无法理解,欧美国家经济同样出现严重问题,同样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得十分难堪,为什么他们的股市却表现出十分强劲的势头呢?而中国经济一直具有相对不错的表现,股市却完全与经济增长不相匹配呢?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投资者对市场缺乏信心,投资者似乎无法从股市看到希望,无法在股市获得应当具有的信心条件。也正因为如此,每当外围市场出现波动的时候,中国股市的波动幅度都要大得多。更重要的,外围股市上涨了,中国股市保持沉默,反应极不明显。外围股市出现下跌了,中国股市就一定会跟风而跌,且跌得让投资者心慌意乱、不知所措。中国股市,已完全没有独立性可言。

但是,从近一段时间的情况来看,中国股市的“独立性”呈现出明显增强的趋势,特别是外围股市一有风吹草动就惊慌失措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少。更多情况下,能够按照自身的需要“独立”运行。如节前没有受香港“占中”行动的影响,节后也没有受到欧美股市波动的影响。尤其是在世界银行下调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的消息发布以后,股市仍然保持了稳定上升的势头。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投资者信心的恢复,正在为股市的稳定、为股市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为股市进入牛道奠定基础。如果这样的基础能够进一步稳固,中国股市进入令投资者满意的通道,只是时间问题。

由于长时间的低迷,且独立性极差,股市的许多功能,特别是融资功能已经严重流失。别的不说,仅数百家企业排队上市就已经证明,股市在融资方面的功能已经大大下降。因为,这些排队企业,并不是因为中国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太多,而是因为股市在投资者信心严重不足的状态下,无法承受新的企业进入股市,无法满足企业融资以及再融资的需求。

相反,在货币已经严重超发,货币政策无法在短时间内放松的情况下,要满足企业发展方面的资金需求,更多地就要通过资本市场来实现。投资者信心的增强,不仅能够给市场带来决定性的影响,打通股市步入牛市的各个环节,而且,能够对经济尽快步入复苏通道奠定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实体经济,能够在股市面貌不断改变、投资者信心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发展的热情将日益增强,投资实体产业的投资者将不断增多。

要确保投资者信心不再流失,管理层也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改善市场环境,尤其是建立和完善退市机制,必须步子更大、步伐更快。对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券商等的行为规范,也要进一步加强。只有全面发力、统筹推进,才能真正将中国股市推进“牛道”、步入牛市,最终推动中国经济步入良性复苏轨道。

谭浩俊(江苏 职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