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新华网,10月16日)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作者,是历史的推动者,一切历史的缔造都源于人民群众的付出与努力。文艺创作同样如此。没有一部文学是脱离社会的乌托邦,没有一部作品是离开生活的天马行空,任何文艺创作,都源于作者的生活经历,都源于当前社会带给他的点点滴滴,都源于这个时代所包含的所有符号。 我们无法想象,一部作品离开了人,将如何继续。科幻小说的撰写,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将社会人际关系与人际生活换了一个场景,将其移植到另一个虚构的空间;散文诗篇的谱写,即便是描述风景的美丽,其中包含的强烈情感亦不容忽视。一切的创作,根基源于人民群众,创作的素材,是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不断汲取。创作的源头、创作的过程、作品的归属,其根基与土壤,是生活与人民。 创作要源于人民、源于生活,并非暗示创作可以续编乱造,任意虚构。当然,文艺创作需要想象,需要创新,但这种创新应该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若妄加编造,甚至歪曲现实,歪曲历史,岂非违背了创作的初衷。如同时下热播的穿越剧、网上火热的穿越小说,它的根基是历史故事,但它的创作却将部分历史情结歪曲,或许作者可以将其称为无奈之举,但如此为了创作的创作,给社会带来的只会是负面影响,又何谈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文艺创作的首要条件的尊重事实、尊重历史,其次才是尽情的创新与编写。一部好的作品,既是源于生活的写实,又是积极向上的正面引导,如同老舍的《骆驼祥子》,它成功地反映了时代,抒写了生活,成为一部颇具价值的佳作。优秀的作品,是为人民抒写,其中必然会折射人民的情怀,人民的价值,人民的需求。每一位作家或编剧,都要学会从人民群众中获取灵感,从生活中寻找源泉。 |
相关阅读:
- [ 04-17]文艺创作“偷龙转凤”能走多远?
- [ 10-11]文艺创作不应去英雄化
- [ 06-14]文艺创作应融入地方发展
- [ 01-22]文艺创作惨遭阉割,冯小刚也无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