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营救3名落水遇险的男青年,武汉64岁的冬泳队员陈忠贵和同伴一起跳入长江,并在救起一人后不顾劝阻,再次下水救人。最后,3名男青年全部获救,但陈忠贵却在返回时体力不支,不幸被漩涡卷下水底后失踪。事发86小时后,终于找到老人家的遗体。 几天以来,人们感佩于陈忠贵等人的义举,牵挂着他的下落,竭尽全力寻找他,结果虽然令人遗憾,但能找到遗体,对他的家人是个安慰,也体现城市对生命的尊重、对英雄的敬意。在寻找陈忠贵的过程中,也有一个让人不太舒服的细节,据说三位青年被救后,表现得比较冷漠。这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个疑问:救人到底值不值。 固然,舍身救人,没得到应有的感激,会让英雄心寒,观者齿冷。但需要明确的是,这只涉及事后的道德和人心评判,却不应有要不要救人、值不值得救的疑惑。见义勇为,舍身救人,是一颗仁爱之心在危急时刻的本能反应,不存在挺身而出之际的得失计算。哪一个施救者都不会考虑他所救的人品质如何,会不会感恩,他所看到的只是他人身处的危险。救人的价值,不由被救者的品行和表现来决定,义举本身就足够高贵,即便一个好人救了一个恶人,也一点都不减损他行动的价值。 被救者的感恩,社会的赞誉,政府的表彰,固然是对英雄行为的认可和补偿,也是理所当然要如此的举动。但与英雄行为相比,其实都微不足道,它们不是救人者的目的。陈忠贵老人下水前,想的肯定也不是这些事,他眼里只有水中的三个生命。大家只需了解一件事,老人家的儿子明年5月即将成婚,难道他下水前不记得这桩事吗?他选择了救人,就证明他什么都没多想,更别提能不能收获感恩。 我们应该提倡感恩,却不能依此作为挺身而出扶危济困的标准,总是感慨白眼狼太多,其实是对仁义行为的不全面理解。欣慰的是,3名青年最后毕竟还是出现了,道歉并向恩人诚挚叩首,他们的家长正赶来武汉,帮助处理善后。我们欣慰,也应是被救者心中的温暖和他们的生命一起回来了,而不是英雄终于得到了回报。 所谓社会风气,在这件事上体现为:关注于获救者的表现,我们收获的可能就是得失与精明;关注于英雄的行为,我们收获的可能就是大义和高贵。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