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新增一个硕士专业方向——“文学创作”,并聘请格非、严歌苓、李洱等知名作家出任学生导师。此前,北大、复旦等名校也曾开设写作专业,但高调喊出“培养作家”的,北师大还是独此一家。“文学创作”专业培养模式有何特殊?作家,真可以通过大学教育来制造吗?北师大的尝试,让这一争议多年的话题,再次摆在人们面前。(11月3日人民日报) 北师大所谓“培养作家”的豪言壮语,不出意外又招致了广泛质疑。即便在一般民众看来,作家一职的特殊性,显然是不言而喻的。这意味着,其不仅难以定义,更加难以制造……所以,意图经由大学课程,来实现作家的批量生产,总给人以痴人说梦之感。而由此事出发,一场关于作家职业特性,以及高校专业设置的讨论,再次被点燃。 “作家”非但不能制造,甚至“很多杰出作家,往往并非科班出身”。此一现象,当然很可以理解:写作职业,高度仰赖于个体的天赋秉性、生命体验,因而本就充满不确定性;作家的特殊之处还在于,其超越于世俗的社会生产分工,因而很难加以标准化培训和大面积复制。大学固然可以就写作技巧、文字素养等层面,对“文学创作”硕士加以强化,然而这些训练远远不足以“培养作家”。 作家,一种带有形而上色彩的职业。相较于文本技巧,强烈的道德自觉、敏感的反思意识、对终极命题的思考欲,对于作家而言或许更为关键。大学设立的“文学创作”专业,借助理论教学、作家亲授、写作练习等方式,虽然能特训出一定的写作能力,但未必能够培育出作家型人格和相应的思维模式。既然如此,其口口声声宣称“要培养作家,不是写手”,究竟底气何来? 旨在“培养作家”的大学专业,实则体现了高等教育日益明显的功用化和全能主义膨胀。为了迎合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现代大学悄然间由涵养教育、通识教育向着技能教育、定向教育转向——乃至如北师大一般,将教育目标精确定位为“培养作家”,更是此一趋势颇为极端的体现。说到底,当高校的存在感和社会认同发生动摇,便愈发要将其教育目标具体化、明晰化,来藉此力证自身的存在价值。 功用化的大学教育,其核心逻辑就在于,以标准化课程以及职业训练,来培养匹配特定行业的从业者。但可惜的是,作家职业显然不适用于此一模式。必须重申,高校教学自有“适用边界”,其一方面只能对有限的、高度体系化的知识加以传承,另一方面,对教育结果也只能怀着开放的、坦承的态度接受。以此比照,动辄信誓旦旦“培养作家”的教育宣言,更像是一种自负却狭隘的自我标榜而已。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