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一带一路”: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增长新体系

2014-11-08 09:20:56 赵江林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推出“一带一路”的构想,正是中国与外部经济关系调整的自然延伸,意味着中国正在努力将自身的经济增长体系转化为区域增长体系。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路”和“一带”)的提出是新时期中国面向未来经济发展所做出的战略性安排,是一次理念与行动上的转型。

中国经济增长离不开外部支持

中国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经过了长时期经济高速增长之后,正在面临自身与外部经济关系转型的考验。众所周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是经济与非经济要素综合运转的结果。一般而言,经济要素由供求两个方面构成,供给方面包括资源、劳动力、技术、资金、土地与政策制度等,需求方面主要是由内外两个市场构成;非经济要素则主要指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等。中国能够保持长期、稳定、高速增长与外部支持是分不开的。

解决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要素供给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部世界。中国不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从1993年到2012年的20年间中国从世界进口的石油、铁矿石等工业用原料累计量分别为26.5亿吨、50亿吨,同时期中国自己生产的石油和铁矿石是34.7亿吨、58.6亿吨。这段时间中国获得的外资累计为1.3万亿美元。解决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外部世界。从1993年开始,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赖在增强。到2013年为止的这20年间,中国对世界出口年均增长率为17.2%,总共所形成的贸易顺差累计为2.1万亿美元。

借助“一带一路”,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完美转型

过去中国与外部的经济关系是以外部支持中国经济增长为主,当中国经济实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这种关系也将随之面临转型,即向资金、技术、市场、政策等多领域相互支持的方向转变。以东盟为例,2013年10月中国—东盟领导人峰会上,中国重申,“一个团结、繁荣、充满活力的东盟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而东盟则强调,“中国的发展对本地区是重要机遇,东盟支持中国和平发展”。推出“一带一路”的构想,正是中国与外部经济关系调整的自然延伸,意味着中国正在努力将自身的经济增长体系转化为区域增长体系。目前来看,这种外化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一是中国经济本身发生了较重大的调整。目前中国已进入经济增长的“新常态”,增长速度将从过去的10%左右下降为7%左右,这样的增长速度意味着中国对外部的需求在下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意味着中国对周边国家的支持能力在上升。从市场层面看,以亚太地区全部消费品进口为例,中国消费品进口占亚太地区全部消费品进口的比重从2000年的1.5%上升到2012年的5.3%,中国形成了支持地区经济增长的消费市场。同样,中国对外投资的水平也急剧上升,从2002年不到10亿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901.7亿美元,累计对外投资5257亿美元。

二是现有的地区产业分工体系正在发生改变。一直以来以日本为核心建立的地区生产网络正在朝向扁平化发展。尽管日本始终位于产业发展的最高端位置,但是到了今天,更多的后进国家如韩国和中国对日本技术的追赶,使得地区产业分工向扁平化的垂直分工体系进化。目前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已经比肩于美国,两者分别占世界制造业的规模为20%左右,中国正在通过对外投资将部分产业向周边国家转移。按目前的发展态势,中国极有可能取代日本成为地区生产网络分工的领导者。

三是外部,特别是周边国家或地区处于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的巨变期。他们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不同阶段,资金短缺、基础设施短缺、技术短缺、部分制度或政策短缺等构成经济增长的瓶颈。为解决上述难题,加强对外合作,争取更多的外部资源成为发展中国家推动经济增长的战略之一。我国可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力度,在促进周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有利于为我国经济增长获得新的机遇。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