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观念毕竟在进步,虽然还有一些人为他感到惋惜,甚至有人断言周浩肯定“会后悔”,但多数人仍对其表示祝福和敬佩。因为他敢于舍弃,遵从内心,定制自己的“别样人生”。 但周浩的例子仍然只是个案,不能说明当前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已经改变,就像不能因此说“北大不行了”一样。因为这样的例子太少,所以才成了热门新闻。在大部分人看来,职业技术学校都是学习不行的“学渣”才会去上。像周浩这样的“学霸”,选择技校会被认为是大材小用,可惜了。 从教育的角度,我们常说没有一个孩子是“差生”。人天生的禀赋兴趣不同,成才的道路也应有不同。但现实中,我们似乎只有学历教育一条路,只有按照既定的标准,顺利读高中上大学,还要考上名校热门专业,才算是成功。这样的成功标准,对那些动手能力强的实际操作型人才,非常不公平。 也不能怪家长和社会观念落后,即便职校生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名校生,也很难改变人们对名校的追逐。因为整个教育评价体系就是按照学历教育标准设定的,都考一样的文化知识,分数高的上名校,分数低的上技校,这样的规则是得到社会心理认同的。 所以,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采用更多元的评价和选拔标准,给学生按照兴趣禀赋选择的机会。对此,学者郑也夫提出,应该学习职业教育发达的德国,在学生小学毕业十来岁的时候,就开始选择继续接受学历教育还是学习职业技能。有些人可能觉得这还太早,有些孩子的兴趣和能力还未定型。郑也夫指出,任何筛选标准都会有例外,即便有个别的“错配”,也未见得是坏事,或许可以起到“鲶鱼”的作用。更何况,成熟的教育体系,可以提供在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转换的机会。 当然,要实现这种理想的状态,需要很多前提。除了家长和社会观念的改变,还要有丰富多样的学校结构,成熟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而我们现在的职业院校,实际上的弱势地位仍未改变,基本上仍是低端劳动力的短期训练所,从课堂到车间的联系还没有建立,更不要说在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之间自由转换。而且,我们的社会,还不能给接受职业教育的孩子,提供平等的地位和体面的收入。这些,都是我们的教育改革需要改变和加强之处。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