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降温”倒逼教育转型
2014-12-31 07:38:4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164.9万!继去年人数下跌以来,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考报名人数又减少6.5万人,宣告这场持续了20多年的“考研热”开始明显降温。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认为,“对高学历的盲目追求与崇拜,一去不复返了!”(12月30日《中国青年报》) “考研热降温”是现实的必然,但没想到这个“游戏”这么快就要结束了,还是令很多高校有些措手不及,因为一度把考研作为高校教育品牌之一打造的高校来说,考研已经成为其教育支主产业之一,而现在考研热却突然降温了,拐点提前到来了,有的高校显然还没有准备好教育转型,有些不适应,未来的路何去何从,正在犹豫之中。 也许有人奇怪,考研为何突然降温呢?其实这一点都不奇怪。如果把考研比如成高校教育的“富矿”的话,那么“考研热降温”则意味着这座“富矿”的资源开始枯竭,吃“资源饭”的时迟早要结束,高校教育要有新的发展,亟须转型,主动发掘新的资源。那么什么是高校教育的“新资源”呢?是不是打造升级版,批量生产和制造博士呢?此路恐怕难以走通。 事实上,考研热降温,是现实更是市场的理性选择。当下市场出现了两种反差:一种是企业人力成本不断上涨,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下降,市场研究生人才供大于求,研究生就业也难,有研究生学历未必能有好岗位,考研是否值,成了一部分大学生的盘算;一种是企业开出的工资单与研究生的教育投入和心理期望值有很大反差,挫伤了大学生考研的积极性。 因此,要走出考研热降温的困局,必须从放弃教育产业化,必须从扩招向提质转型,以教育产品质量取胜,而不是继续走产业化道路,一味的扩大高校规模,以大取胜。高校教育产业化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没有空间和潜力可挖,相反,由于教学质量持续滑坡,就实际能力而言,坊间普遍认为,当下的研究生相当于过去的本科生,现在本科生相当于过去的专科生,数量越多,越泛滥成灾。 现实问题的存在,使用人单位开始回归理性,不再单纯追求大学生的“本本”,而更看重大学生的实际能力。当市场规律发挥了调控功能,资源要素就得按市场规律办事,就当下而言,那就是瞄准市场,走“精品线路”,打造上乘教育质量产品,使之成为人才资源市场的“抢手货”,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反之,则只能死路一条。 考研热现降温拐点,是福还是祸,都躲不过。短期看,不是好事,而从长远来看,却是一件好事。识时务者为俊杰,看到了问题所在,积极转型,才有出路,才能走出一条持续发展的高校教育道路。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