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两小时喷一次,每次20分钟。”一位广州市民在江湾大酒店面对珠江边的一段骑楼下,用水桶接起喷头喷出的免费自来水。而原先露宿在喷头下面的近20名露宿者就没有这心情了,自上月底街道城管安装水管定时喷水,大部分人已经被迫离开。街道城管、物管部门回应,这是为了美化市容,不得已而为之。(1月5日 《南方都市报》) 平心而论,城管用“骑楼喷水”的方法,驱离露宿者的行为,并非只是出于对弱势群体的歧视。一者,江湾大酒店是珠江北岸主要景观带,很多市民、游客在此游玩。流浪者长期寄居在骑楼之下,必然会有碍观瞻,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活。“骑楼喷水”正是对群众争取“环境权”的一种回应。二者,江边风大,曾经发生多起露宿者冻死的案例。让流浪者离开,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关怀。再者,流浪者寄居的时间越长,越不愿重新融入社会。采用强硬的方式,也是倒逼流浪者进入救助站的一种尝试。 但无论初心如何美好,仅从结果看,“骑楼喷水”却给流浪者造成了难以弥合的伤害。试想,白天去拾荒、打散工获得的微薄收入,能支撑起在广州住房的开支么?在救助制度并不完善,流浪者与救助体系之间,隔膜与不信任越演越烈的当下,“骑楼喷水”只能迫使流浪者到条件更艰苦、更恶劣的地方居住。如此一来,岂不造成流浪者与社会的隔膜越来越大,回归社会越来越难么? 事实上,就流浪者而言,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心理上不愿重新融入社会。“悦善100”义工团体曾经将很多类型工作提供给露宿人群,希望他们脱离露宿生涯,“几乎没有一个人愿意去面试,自由惯了,反倒不愿重新融入社会。”可见,“骑楼喷水”并不是露宿者回归社会的催化剂。相反,倘若没有辅助措施,简单粗暴的“骑楼喷水”,只能让流浪者在心理上与社会渐行渐远,甚至仇恨社会、报复社会。这样的结果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有关方面与其简单粗暴的强制驱离,不如让沟通“从心开始”。首先,有关方面通过心理辅导,平等沟通、交流,改变流浪者恐惧社会,不想工作的现状。让流浪者自愿离开骑楼,融入社会。其次,要用心服务。流浪者之所以叫好不叫座,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服务简单粗暴,伤害了受助者的自尊。因此,有关方面需要用心服务,融化流浪者的心理坚冰。 如何让城市更美好?对管理者而言,需要有在钢丝上跳舞的平衡能力。一方面要回应相关利益群体的合理诉求。另一方面,也要给弱势群体关怀的温度。具体而言就是得出所有群体的最大公约数。如何得出最大公约数?请让服务“从心开始”! |
相关阅读:
- [ 10-28]如何避免“老人守着棺材露宿街头”
- [ 12-25]立交桥下禁露宿不是粗暴驱赶而是温暖召唤
- [ 05-16]15万辆车长期“露宿街头”:都是车主的错?
- [ 01-31]不能让“老人春节露宿楼道”终于黯淡
- [ 02-18]700工人在罗马尼亚露宿应重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